熒光光纖溫度傳感器是由多模光纖和在其頂部安裝的熒光物體(稀土物質)組成。熒光物質在受到一定波長(受激譜)的光激勵后,受激輻射出熒光能量。激勵撤消后,熒光余暉的持續性取決于熒光物質特性、環境溫度等因素。這種受激發熒光通常是按指數方式衰減的,衰減的時間常數稱為熒光壽命或熒光余暉時間。在不同的環境溫度下,熒光余暉衰減也不同。因此通過測量熒光余暉壽命的長短,就可以得知當時的環境溫度。
內環流控溫儲糧技術是中儲糧自主創新研發的一種利用糧堆自身冷源輸送到糧倉內進行循環來控制溫度的低溫儲糧技術,可使平均糧溫常年保持在25℃以下。這一技術讓糧食成了自己的綠色空調,不僅能夠有效控制書虱等儲糧有害生物的生長繁育、延緩儲糧品質變化,而且還降低了儲糧成本。
我國南方氣候炎熱潮濕,因此,對南方而言,如何因地制宜,防止害蟲,抑制微生物,歷來是保障儲糧安全的關鍵所在。在傳統的平房倉內,工作人員需先將一層薄膜覆蓋在糧食上,再進行充氮。而在密閉性更好的淺圓倉內,則只需要通過智能系統,關閉各個倉門,打開充氮開關。不過十幾分鐘的時間,便能通過電腦看到,倉內氮氣值迅速升到98%以上。
大型糧倉深度糧情可視化技術的發展介紹,????隨著我國糧食倉儲“四散”化技術的推廣與應用, 儲糧倉型與形式也在不斷更新換代, 原裝糧高度4.5m左右的房式倉逐漸被裝糧高度6m至8m的高大房式倉, 甚至更高的淺圓倉、立筒倉群所取代。隨著糧堆高度增加,深層糧情的監測也變得更加困難。目前,我國糧庫常規的深層糧情監控手段大多還停留在糧溫檢測的水平上, 即根據糧溫、糧濕參數變化分析推斷糧情, 大多情況下都是憑借經驗間接判斷, 對于深層糧堆的蟲害情況、發熱霉變情況、生物活動情況等均無法及時掌握, 深層糧堆成了糧情監測的盲區, 給儲糧安全埋下了隱患。
根據實時采集得到的糧食生態圖像,按照儲糧保管經驗進行質量判斷, 與糧食抽樣檢測的物化質量指標情況基本一致, 可以為保管人員判斷糧食質量變化情況提供直觀的圖像依據。
在縱深全密閉糧食環境下, 當CO2濃度8%或O2濃度低于4%或相對濕度(RH)大于等于80%環境條件下, 圖像采集功能運行正常;在儲糧常壓環境下, 磷化氫(PH3)達到500mL/m3濃度時不銹鋼光學探視管運行正常,未出現被腐蝕情況。
系統的特點:
1、數字傳感器,誤差小,穩定度高,不存在傳輸誤差。
2、本系統采用無線傳輸,布線量小,主控機房可隨意選址,糧倉與主控機房之間的遠距離可達2千米以上。。
3、所有測溫電纜采用鍍錫芯線,傳感器、線路板全密閉安裝,防腐性能好。測溫電纜外護套采用高壓聚乙烯材料,具有阻力小、耐磨、等特點。電纜加強筋采用鎧裝鋼絲,對電纜內芯保護好,不易受損。
4、多根測溫纜共用一根3芯線,節約測溫纜引線。
5、配電箱內裝有時控開關,采用定時供電設置或檢測時給電和檢測完自動斷電等功能,可延長系統壽命。
6、本系統采用工業級元器件組裝,測溫范圍為 -40oC—80oC ,測濕范圍為5%-95%RH。能適應較寬的環境溫度范圍,可在我國南北地區廣泛使用。
7、采用單片機控制,配置靈活,可擴展自動通風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電路師傅經常要使用到一種電纜,那就是測溫電纜。比起普通電纜,該電纜具有檢測周邊環境溫度的作用,適用于多種場景。而要購買可以測量溫度的電纜,一定要注意辨別電纜質量的好壞,否則可能會造成的安全隱患。
那么,該如何找到好的可測溫的電纜呢?主要看以下兩點:
1、電纜外包皮的完整性
大家都知道,電纜一般都是鋪設在地下的,而地下環境惡劣,不僅有水,還可能存在各種有腐蝕性的酸性或者堿性土壤。外包皮不完整的電纜長期處于這種環境,其表皮會更容易遭受侵蝕發生損壞,從而影響電纜的效果。所以,在鋪設之前,一定要認真檢查電纜表皮的完整性,表皮有破損的電纜不可使用。
2、電纜對溫度變化的靈敏性
測溫電纜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夠測量周圍溫度,并將其轉換為數字實時顯示在控制器中。而好的電纜對溫度應該是比較敏感的,即使是非常微小的變化幅度都能夠識別出來。所以,大家想知道買到的電纜質量夠不夠好,可以將其置于溫度不穩定的環境中,通過監測其對溫度的靈敏性來判斷。
1.傳統測試計量學科的任務是以測量系統的輸出量來估價被測量,從信息論的觀點上說,就是信息的復現。但動態測量與靜態測量面對的物理量是不同的,它測量的是隨時間不斷變化的星,因此動態測試技術要研究測試系統的動態響應特性。
2.在動態測試中,己不是靜態測量時的輸出與輸入的數值上的對應關系,而是輸出信號與輸入信號的對應關系。靜態測量中分析測量數值的誤差,而在動態測試中則要求輸出信號波形不失真地復現輸入波形。
3.現代動態測試技術要解決測試系統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具體技術問題,加信息的獲取、信號的變換、信號的處理與分析、信號的顯示與記錄等環節以及它們之間的輻合關系。
4.現代動態測試系統是一個多環節的復雜系統,系統組成之后其動態性能不一定符合要求。但是可以通過動態數學模型研究,應用適當的濾波器進行動態補償,以拓寬系統的頻帶,改善系統的動態特性。
測溫電纜在按安裝時的注意事項
1)電纜應避免交叉敷設應沿短的距高敷設,以節省電纜,而且敷設電纜應避開人孔門、設備起吊孔、防爆門,敷設在主設備和接他管路附近的電纜不應影響設備和管路的拆裝。
2)與受熱面平行或交叉敷設時,電纜與保溫層之間有有一定距離平行敷設時,電纜與保溫層之間應該有一定的距離。距離一般應不小于500mm.交叉敷設時,應不小于200mm。
3)電纜與熱工導管間也應保持一定距離。當電纜與導管平行敷設時.其間距應該大于200毫米.且電纜一般敷設在上方,以免導管泄漏時,損壞電纜絕緣層。
4)控制電纜與電力電纜應分層敷設控制電纜應敷設在電力電纜之下,而且在高溫區敷設電纜,應采取隔熱措施(用石棉板隔開或纏石棉繩等)或采用耐熱電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