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技術 林地選擇 集中營造防護林、用材林、水土保持林時好選擇有水澆條件、排水良好、深厚肥沃的沙壤土育苗。 種植密度 紅花刺槐樹冠不大且生長較慢,栽植密度比其他喬木樹種要大。用作行道樹時單行株距3~4雙行株距4~5 m;列植時行距5m,株距4~5m。在園林綠地、風景區栽植時按設計要求定植,一般株間距不應小于4m。
紅花刺槐原產北美,19世紀末引入中國,黃河、淮河流域廣泛栽培,多見于平原及低山丘陵地區,海拔高紅花洋槐達3600m西藏拉薩。暖溫帶樹種,喜光,幼樹稍耐陰;能適應酸性土、鈣質土及鹽堿土含鹽量0.3%以下,對城市貧瘠、密實渣土耐性較強,較耐干旱,淺根性,不抗風;不耐澇。
紅花刺槐是德國培育的多用途刺槐品種,1999年河北農業大學楊敏生教授從德國林木遺傳育種研究所引入到中國,經過近5年的引種試驗和示范栽植,大葉紅花刺槐適應性強,可在華北地區刺槐適生區正常生長,并表現出了很高的經濟價值。
紅花刺槐害蟲防治 紅花刺槐小苗要防止昆蟲或螳螂攙吃主桿和葉子,用常見的滅蟲劑來防止,如鋅硫磷,噴霧器等。 進到夏天,留意預防香花槐苗尖和葉子位置的黑密蟲,一般選用滅蟲劑噴霧器預防。 如秋前后左右,香花槐根員位易患爛掉病或纖毛蟲攙食,用滅蟲劑兌防爛掉噴霧器預防。
紅花刺槐廣泛用途 紅花刺槐可做為精飼料林、綠化園林、田地防護林帶、用材林、蜜源林、薪炭林等應用,具備非常高的營銷推廣使用價值。更具備環境保護和園林綠化。
紅花刺槐簡介及詳細介紹 紅花刺槐別名紅花洋槐,槐屬槐科,是落葉喬木,高15-25米;樹根深褐色,有縱裂痕。羽狀復葉有小葉7-共生,橢圓型或卵型,長2-5.5cm,寬1—2厘米,頂部圓或微凹,有小尖口,尖部環形。樹干扁圓形,倒卵形,花暗紫色,百果期4-6月。紅花刺槐葉子,橢圓型、長長的環形或卵型;苞片刺狀。總狀花序,五月盛開,蝶形花冠。莢果,窄長環形平扁,一側有窄翅,長3~10cm,赤褐色,種子3~10顆,灰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