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職業被北京市家政服務協會發布的《母嬰護理師崗位規范》條例分為初級、中級和三個等級,[1]級別越高,要求掌握的技能越高。
通常情況下,“月嫂”的工作集保姆、護士、廚師、月子護理師、育嬰師(母嬰保健師)、早教師的工作性質于一身,在京津等地的一般“月嫂”的月薪在10000-20000之間。深圳、上海、香港等的月嫂收入兩三萬非常正常,涉外更加豐厚。在國內廣州月嫂護理服務行業發展為成熟,相繼出現很多行業月嫂巾幗代表陳啟芳阿姨等婦女。
那么“月嫂”到底是怎么來的呢?高女士介紹,月嫂一般分為初級、中級、,也有月嫂,有的月嫂會持有母嬰護理師證書或育嬰師資格證。月嫂的級別越高,工資也就越高。市場上月嫂因級別不同,月薪從10000元到30000元不等。而有關“月嫂”的評定標準,大部分家政公司主要是根據月嫂本人所帶過的嬰兒數目、從業時間長短等,來評定月嫂級別,這就意味著其“認證隨意性較大”。
當月嫂先交培訓費
高女士說,其實,剛開始時她也是一位保姆,后來她選擇了做一名月嫂。“當時覺得當月嫂比干保姆掙得多多了,而且干的活也差不太多。我也帶過孩子,無非就是換洗下衣物,做做娘倆的飯唄。”高女士說。
于是,高女士選擇了一家家政公司,并提出自己想當月嫂。該公司工作人員表示,想當月嫂得先培訓,而培訓就得交培訓費。“當時,這名工作人員告訴我,交了培訓費,經過一段較為短暫的培訓后,就會領取相應的證書,這樣就能‘持證上崗’,其收入也會明顯增多。”為了能有更好的前途,高女士終還是交了錢參加了培訓。
在高女士眼里:“當時是我運氣好,那家公司比較正規,培訓的時候學到了很多非常實用的實際操作技能,為我后來的工作打下了不錯的基礎。”
這一點,在記者進一步采訪中得到了印證。市民宋先生說:“我為了更好照顧我的孩子,曾經請過三位‘月嫂’,但都不是讓我太滿意。甚至有一個干起活來還不如我一個大老爺們。”市民趙先生曾請過這樣一位“月嫂”,這位月嫂服務水平還算不錯,手上也有一張母嬰護理師的證書。但是一次偶然的機會,趙先現這位月嫂竟然不認識字。這讓趙先生非常納悶,既然不識字那她的證書是怎么來的呢?
吃好、休息好
由于分娩會給產婦的身心造成極度勞累,所以分娩后的件事就是讓產婦美美地睡一覺,家屬不要輕易去打擾她。睡足之后,應吃些營養高且易消化的食物,同時要多喝水。“月子”里和哺乳期都應吃高營養、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以促使身體迅速恢復及乳量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