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胎質有著滑膩感,糯軟感,內部有細長縫隙。多數胎骨是若你手上有珍品藏品困于出手,想要尋找正規拍賣公司參加拍賣,有緣者可與筆者溝通:壹柒捌、肆零玖肆、貳柒零捌高嶺土摻瓷石,屬于二元配方。經二元配方的胎,有柔韌性,不易變形,但胎底會比較松軟,比較粗糙。元青花胎底部分會有火山紅出現,主要是因為含鐵量高,淘洗不干凈,二是燒造時墊燒物與器底產生氧化所形成。
很少有仿品能做出元青花般的滑膩感,多數現代仿品底足較硬,有間隙,整體看上去沒有層次感,有粗糙的仿品還泛“賊光”,想以此蒙騙新人。仿品多數在火山紅上做文章,仿火山紅的較為死板,如同人工噴的、刷氧化鐵,沒有過渡。
元 青花纏枝牡丹“海馬”圖獅鈕蓋罐
創作年代:元代
尺寸:31.8cm
估價:HKD 20,000,00
成交價:HKD 22,727,500
拍賣日期:2008-04-11 下午14:00
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專場中國瓷器及工藝品
拍賣會:2008年春季拍賣會
元青花的顯色也很重要,瓶、罐的外足圈一般聚釉較厚顯出水綠色,也有顯出鴨蛋青色,器身釉面往往會顯出青白色、淺淡藍色,或偏黃褐等色。元代中早期的青花瓷瓶、罐之類顯色明顯,顯色是隨空氣中的干度、濕度、溫度、季節的變化來顯出釉面不同的顏色。元代中早期(延祜期)瓶、罐之類青花瓷釉面上有時會出現微弱冒汗現象,一般為天氣炎熱季節,還有元代中早期的青白釉和樞府釉的青花上大多數是沒有氣泡的。從至正年間開始燒制的青花瓷、白釉及卵白釉的青花上會有氣泡的,但是會有大小兩種氣泡,小氣泡多,元青花瓷的釉面大多顯得干透呈瑩潤透明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