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是和田玉中的一個品種,是白色和田玉的特定名稱。玉石市場上的白玉種類很多,良莠混雜。有的經營者將不是白玉的白色玉石一律稱為白玉,在客觀上誤導了消費者。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白玉?
軟玉因產于新疆和田、于田等地,所以常被稱為和田玉、于田玉。軟玉因所含礦物和化學成份的差異而導致顏色的不同,所以軟玉又有白玉、青玉之分,另外尚有碧玉、墨玉、黃玉、糖玉等因色而命名的軟玉品種。
軟玉的主要礦物為透閃石和陽起石,兩者含量之比變化很大,其次還會有少量的其它礦物,當軟玉中的透閃石含量達到95%以上時,因透閃石中含鐵低而呈白色,這種白色軟玉就是白玉,白玉乃玉石,其中羊脂白玉是軟玉的品種。長久以來,白玉因其美麗而珍貴而深受人們的追捧和喜愛。
和田玉路路通,也叫作轉運珠,轉動佩戴在身邊的路路通就可以告別霉運,苦盡甘來,好運不斷。和田玉路路通形狀為橢圓狀,就像啤酒桶,中心鏤空,用一條繩子穿過,墜于胸口佩戴。
路路通吊墜
和田玉路路通,也叫作轉運珠,轉動佩戴在身邊的路路通就可以告別霉運,苦盡甘來,好運不斷。和田玉
路路通吊墜
形狀為橢圓狀,就像啤酒桶,中心鏤空,用一條繩子穿過,墜于胸口佩戴。
和田玉路路通形狀雖簡單,樣式卻多樣。可以當吊墜,還可以作手鏈,可橢圓,還可以圓形,簡單卻不乏品味。和田玉自身色調柔和,質地溫潤,種類千變萬化,路路通的樣式也就顯得瞬息萬變。
路路通和田玉吊墜:
一般是一個路路通上穿過一條長紅繩,不作一點點陪襯,簡單爽快,符合各式各樣人配戴。還有的是細繩細繩上做點花樣,有的還能與中國結結合,具備中華風俗亮點,可以說是一種特別的吉祥信物。
還有便是路路通手鏈。路路通手鏈有時候只串一個珠,有時候整串會串滿路路通,還有的是細繩上做點花招,總的來講手鏈的花招也很標新立異,滿足多種人群的要求。
后看凹凸
我們觀察籽料,在很多籽料的表面都是凹凸不平的,即在一個平面上,有的地方凸出,有的地方凹陷。但修型過后的料子,一般都是整個料子呈凸出狀,要在某個地方滾出修出一個坑太難了。
以上三種方法是用來分辨買來的和田玉籽料是不是修型,這些方法還可以分辨是否是真和玉田籽料,當然還有其他方式,比如毛孔的真假,皮色的真假,這需要玉友們多看,多學。
玉成為權利、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周禮》中規定,君王以玉召見王公大臣,公侯大臣以玉事君王。不同官爵用玉的服飾、佩飾、印璽等等都有規定,以顯示不同的等級。
宗教
從原始社會開始,玉就已經被作為祭祀時的禮器了,到了周朝,對玉作禮器已制定了嚴格的規定。在《周禮》中規定:“玉作六器,以禮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一白虎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
文學
在中國博大精深的語言文字中,“玉”一直被當作“美”的同意字,用來形容一切美好的事物。例如:在形容女子的美麗容顏時,就有玉容、玉貌、玉面、玉手等,玉人也泛指美人的意思;“金玉滿堂”用來形容財富豐盈;由于和田玉玉色純凈,質地細密,也常用來比喻貞操、節義。
道德
春秋時期,儒家為了宣傳他們的學說,總結了從商代開始使用玉的經驗,并且順應統治者喜玉的心理,用儒家的道德觀念來體現玉典型的物理性質,于是便產生了“君子比德于玉”以及孔子的玉的十一德之說等。
除了以上所說之外,玉石在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中,還存在著許多值得我們去探索和發掘的文化價值。玉文化作為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化之一,它必將被繼續發揚光大。
以上海為中心地區的玉石雕刻藝術風格的派系。業界認為海派玉雕的真正貢獻在于“海納”和“精作”。它的“海納”包容萬象,繪畫、雕塑、書法、石刻、民間皮影和剪紙、當代抽象藝術,只要是美的,只要是好的,卻又離原點不遠,可貴的是“海納”消化后卻依然“苗條”。
黃罕勇從事玉雕創作20余年,自幼喜愛藝術,初入玉雕行業學習時并未意識到會如此深愛玉雕創作,數年的研究學習與創作之后,黃罕勇癡迷于此的同時取得了成就。他表示自己也走過很多彎路,在玉料的選擇和辨識上,在創作和市場的融合上,都遇到過很多難題,交過許多學費。但始終如一的堅守之外,與創新的實踐,使其在行業中成為。數次獲獎,也曾在2016年被聘為行業獎項第十五屆中國玉雕石雕“天工獎”評委。
同時,他現場給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代表作諸如《蓄勢》《吉祥如意》《報喜》《十二生肖印章》《—正氣竟然》等創作靈感、過程和寓意,并表達了傳統中國文化對于自己的深刻影響。
黃罕勇初從事人物玉雕創作,之所以后來轉向動物,他說:是因為動物更具普世性,中外觀眾藏家都可以看得懂,受眾更廣。
在時代巨變的今天,黃罕勇表示:“玉雕創作和其他非遺行業一樣,都面臨著當代轉型的問題。”在此方面,黃罕勇表現了一個創新者的見識,他不會墨守成規,會根據時代特質轉變觀念和思維,也會使用高科技的手段進行傳統工藝的創作。
講座現場,觀眾和其熱烈互動,也有收藏者拿出他的作品讓其鑒定。
黃罕勇的講座,給大眾普及了玉雕行業現狀以及面臨的時代的困局和破局方法,呈現了傳統藝術的生機。
山玉的粉紅色是由鈦(Ti4+)和錳(Mn2+)所致,并與金紅石或含錳黝簾石有關。粉紅料雖然和天藍玉一樣屬于名貴品種,但其發現并被廣為利用也是近二十年的事情,與山玉5000年的開發用玉歷史相比,顯得極為纖細和年輕。大約在1996年左右,河南省地質地礦開發局地質勘察院在勘探過程中發現礦脈并進行了紅玉的挖掘,在這之前并沒有出現這個品種,歷史上也沒有相關的文字記載。紅玉色彩討喜、品質,但因在開采出的山玉中,紅玉所占比重很少,所以市場上少見其美麗的身影,也就愈發神秘和稀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