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甲醇制氫若采用天然氣為原料生產甲醇再制氫,其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甲醇生產階段,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約為 15 - 20kgCO?/kgH? ,略天然氣制氫;若采用煤炭為原料生產甲醇再制氫,碳排放則更高 。
若電價為 0.6 元 /kWh ,每生產 1 標準立方米氫氣消耗電量約 5 - 6kWh ,則電費成本約為 3 - 3.6 元 ,再加上設備投資、運行維護等成本,其總成本較高。而甲醇制氫的綜合成本相對較低。
光熱協同制氫技術充分利用太陽能這一清潔能源,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驅動甲醇重整反應,不僅減少了對傳統化石能源供熱的依賴,降低了碳排放,還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具有良好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寧德時代公布的膜電極一體化(MEA)技術,將甲醇水溶液直接通入燃料電池陽極,通過電化學氧化同步產氫發電,體積功率密度突破 5kW/L 。
電化學原位制氫技術實現了制氫與發電的一體化,簡化了工藝流程,提高了能量轉化效率,為甲醇制氫在分布式能源系統和移動電源等領域的應用提供了更便捷、的解決方案。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發展,智能化、自動化的甲醇制氫工藝將成為研究熱點。
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甲醇制氫技術的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從政策層面來看,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將氫能產業視為未來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為甲醇制氫技術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政策環境 。我國高度重視氫能產業的發展,將其納入國家能源戰略規劃。
在工業領域,許多行業對氫氣的需求量,如化工、冶金、電子等 。甲醇制氫作為一種可靠的氫氣供應方式,能夠滿足工業企業對氫氣的穩定需求,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在化工企業中,甲醇制氫可作為合成氨、甲醇合成等工藝的原料氣,為企業的生產提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