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區滅老鼠、滅蟑螂、滅白蟻、滅跳蚤、滅蚊子、滅蒼蠅、四害消殺服務、病媒生物防治服務、有害生物防治服務、消毒服務、殺蟲服務!
使用殺蟲劑防治害蟲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代,早在公元前9世紀古希臘人曾提到用燃燒的硫磺可以做熏蒸劑用。在中國,《詩經》上已有“穹窒熏鼠”的記載,到16世紀,中國已經開始用砷化合物作為殺蟲劑來防治害蟲。到19世紀,人類開始大量地使用無機化合物來控制危害作物的有害生物。20世紀40年代以來,隨著化學和化工技術的發展,DDT、六六六等一些有機合成農藥陸續問世。隨后,有機磷、氨基甲酸酯、擬除蟲菊酯、新煙堿類等殺蟲藥劑的大量問世和使用,為控制農業病蟲害以及病媒生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灑并測實
隨著殺蟲藥劑的大量使用,帶來了許多沒有想到的副作用,如人畜中毒、害蟲抗藥性的產生、害蟲再猖獗以及環境污染、生態平衡的破壞等。因此,科學合理地使用殺蟲藥劑是使其在有害生物綜合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關鍵。
蚊類的生活史有卵、幼蟲、蛹、成蚊4個時期,屬于完全變態昆蟲。蚊蟲交配主要是在飛舞的過程中完成的。黃昏時,雄蚊常在屋檐下或樹梢間成群飛舞,雌蚊聽到聲音就會被吸引而飛人,與雄蚊合抱飛出,完成交配。一般雌蚊一生只能交配一次,但是完成交配后卻能終生產卵。雌蚊吸血,促進卵巢發育;雄蚊一般不吸血,僅食植物汁液、花蜜等待卵發育成熟后,雌蚊就會尋找適宜的孳生地產卵。雌蚊多在水中產卵,如果溫濕度適宜,卵在1~2天內就可孵化為1齡幼蟲。雌蚊產卵后需要再次吸血,然后才能再產卵,一直重復這個過程直到死亡。蚊類幼蟲分為4齡,4齡過后化蛹,蛹期一般為1~2天,成蚊在蛹中發育成熟后即可羽化。羽化后的成蚊在水面上暫時停留,待翅伸展開后就可飛行。
攝食與吸血習性
為了繁殖和不斷補充生命活動過程中消耗的能量,成蚊攝食補充營養物質。蚊類中雌蚊一般都吸血,也會取食一些植物汁液、花蜜等雄蚊僅以植物汁液、花蜜等為食,一般不吸血。吸血蚊類如果不吸血僅取食蜂蜜、糖類等,一般不能產卵,但也可存活數周。蚊蟲雌性多數都具有嗜血性,吸血活動開始多為人、動物身體上散發出來的氣味所吸引吸血蚊對血源有明顯的選擇性和適應性,可分為嗜動物血型、嗜人血型以及兼嗜人和動物血型。一般羽化后大約一天的雌蚊就開始吸血,但每次吸血時間因蚊種不同而有差異。如中華按蚊吸人血3min,而吸牛血4~5min;三帶喙庫蚊吸人血需2~3min,吸牛血3~7min。此外,光照、濕度、溫度對吸血活動的影響也很大。在晚上蚊類吸血活動頻繁適宜濕度為70%~80%;適宜溫度為26~35℃,溫度低于15℃時蚊類不吸血,40℃時活動減弱,甚至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