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新栽國槐如何剪枝?有哪些注意事項
國槐是重要的園林綠化樹種,其冠大蔭濃,且有文化底蘊和歷史積淀,是受歡迎的樹種之一。筆者在多地考察中發現,不少新栽植于綠地的國槐修剪不得法,存在一些問題,現將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總結歸納如下,供讀者參考。
定干高度和分枝點的關系不明確 定干高度是國槐長到一定高度后,對主干進行短截的高度,在當前常見的定干高度為2.8米或者3米。而分枝點則是樹干上離地表近的那個主枝的高度。可以說,這兩個概念都是很明確的,分枝點的高度是要低于定干高度的。但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國槐的定干高度和分枝點基本一致,這種現象被稱為“一撮毛”,也就是說我們留的主枝都緊鄰定干剪口,且在一個軌跡上。可以說,這種現象為普遍,對國槐的銷售品相和應用也有一定影響,更為嚴重的是,這樣選留主枝,會降低樹體的抗風和抗雪載荷能力,遇到強對流天氣和大雪時,主枝和主干極容易發生劈裂。
對策分枝點應低于定干高度,所選留的主枝上下錯落,一定不能在一個軌跡上。
主枝選留數量不科學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常可以看到三種情況,一是選留主枝過少,只保留了2個,成為了“架子”;二是主枝過多,剪口下的枝條沒有及時進行選留;三是一味照搬“三股六叉十二枝”,不顧樹形美觀與否,只保留3個主枝。
對策 “架子”既不美觀,也降低了樹冠抗風和抗雪能力。而過多地保留主枝,終會影響銷售品相,也會影響主枝的生長。此外,一味強求保留3個主枝也是不正確的。一般來說國槐的主枝是3個至5個,我們要根據枝條的分布情況來確定保留數量,終要求是樹冠圓整,上下錯落,各占一方,不缺角。
大量種植小規格國槐的苗圃下一步怎么走?
面對大量種植小規格國槐的苗圃,在加上目前低迷的市場環境,有的人毅然轉行,有的人賤賣,還有更多的人希望能找到一條出路,在不毀苗、不轉行、不蝕本的前提下實現生產自救,按時下時髦的說法就叫轉型發展。
那么,當前苗木種植究竟還有哪些路徑可走?什么樣的路線能實現轉型?
走苗培育路線
苗木市場愁云密布,主要是由兩個原因造成的。一個是用苗量少了,這是經濟大環境決定的。另一個是種苗的人多了,苗圃存量持續上升,尤其大路貨國槐增加得太多。需要說明的是,國槐市場低迷,主要指的就是這些大路貨的市場低迷,并不是一鍋端的全部國槐市場低迷。
事實上,很多想買苗的人卻買不到需要的國槐。這就是所謂的想買的買不到、想賣的賣不掉二者同時存在。那么,難買到的苗是什么苗呢?大徑級的和特色化國槐,一句話就是國槐。所以,一些有識之士從中洞察到了商業良機,迅速調整經營策略,開始走化國槐培育路線。一些動手早的已經在這方面嘗到了甜頭。
例如:對一些常規樹種進行疏密、整理、撫育,把它培育成綠化大苗,采取以時間換空間的辦法,希望贏在未來;丟棄大路貨,改種一些諸如彩色植物、珍貴植物、鄉土特色植物等國槐品種,走化特色化發展之路。
走盆景化轉型路線
如上所述,國槐滯銷主要是大路貨的滯銷,尤其是一些過度密植培育出來的國槐產品。但還是有一些經營者匠心運,從這些特質中找到了方向,那就是走盆景化特型化發展路線。
矮小、畸形的樹苗,把它種在園子里、公路邊或其他綠化工程上可能很難看,但如果把它栽植在盆器中變成盆景,那就不一樣了。它可能因為奇特的外形而變成藝術品,略加修飾就可以丑小鴨變,身價倍增。
走復合型種植路線
復合型種植是容易想到的辦法,也是實用的辦法,特別是對于那些規模不大不小的個體國槐種植戶。
種植國槐,其實和炒股是差不多的道理:無論市場怎樣暴跌,也不論熊市道路如何漫長,只要你不丟籌碼,希望總是存在的。市場風云變幻,今天不好賣的東西或許明天就好賣了,今年無人問津的產品,也許過幾年就是香餑餑。對很多中小苗農來說,投入了那么多精力、時間和金錢培育出來的國槐,因為一時的市場困頓就要全盤放棄,不僅可惜也沒有必要。重要的是要想辦法挨過困難期,譬如通過套種、復合種植,在苗地里種植一些蔬菜、中草藥等作物,以短養長,等待市場復蘇。
走綠色養殖路線
苗木地是天然的綠色養殖場,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中進行養殖,所得到的各種有機鮮活農產品及其副產品,正是在當下市場受歡迎的東西。在講究生態環保和科學的潮流下,有著不錯的市場前景。同時養殖產生的一些天然肥料,又可以增加土地養分、提升種植質量。事實上,確實有許多人注意到了這一點,也已經有了一些成功的例子。如果有苗農正好身處消費量大的市場周邊,有這樣的條件,不妨試試看。
走觀光旅游綜合利用路線
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是當下新興的朝陽產業,隨著旅游逐漸成為城市消費的必需品,鄉村旅游也正逐漸邁入旅業中的必需品之列,尤其成為城市居民日常休閑的主要選擇。
如果,你有足夠大的國卉種植面積,你所在地區有一定特色的文化底蘊,同時你的苗圃距離大中城市不太遠,而你也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搞好生態旅游的配套設施,那么,這條路線就很適合你。
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希望廣大從業者可以認清自己的實情,通過深入透徹的分析,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特發展路線。
值得注意的是在苗木"由曲變直"的過程,要注意在不同方向選留側枝,用支架支穩,如果國槐苗出現彎曲的情況特別嚴重,建議還是再次平茬,以減少損失。
而當苗木彎曲程度十分嚴重,依靠普通糾正辦法已經無法改變的情況下,可以采取縱傷取直法的方法來糾正苗木的彎曲問題。
縱傷取直法的具體實施方法:在樹木彎曲部位的,在樹干上縱向劃一刀20厘米左右的切口,直達木質部。切后要注意切開的傷口務必涂抹殺菌劑以防侵染。
此法的原理是破壞彎曲部位的養分運輸渠道,使其阻斷,愈傷組織增生,的愈傷組織對樹形產生影響,以達到對彎曲部位的調整效果。
這種方法一般適用于3厘米-4厘米的小規格苗木,如五角楓、楓楊、楊、槐、椿、絲棉木等樹干易彎曲的樹種。
如果樹苗出現彎曲的情況特別嚴重建議還是再次平茬,減少損失。
樹干的曲直決定的苗木的顏值和苗木未來的等級分類。因此要特別注意,不能馬虎,一旦發現小苗彎曲,要及時行動起來,越早糾正越容易。
如何是苗木長得通直無疤?
1.選擇樹種
栽植時,應選擇2~3年生、干形高大、頂芽飽滿,接干能力強的優良的樹種,并且要盡量選擇大苗和壯苗。
2.科學進行修枝
栽植成活后,從第二年起,應根據樹木長勢逐年由下而上進行適量修枝,對卡脖枝、競爭枝、病蟲枝、枯死枝,應及時進行修剪去除。對確實需要修去的粗壯大枝,應行短截,待第二年樹干長粗后再從基部除去。修枝時盡量使修剪處的傷口平滑,傷口平面寬度不超過相同部位樹干周圍平面的1/4。保持合理的干高比,即樹木的枝下高不超過樹高的1/3。修枝時要采取消毒保護措施,防止病蟲害的侵染。常用傷口的消毒方法有:用5~10波美度的石硫合劑涂抹傷口;用牛糞16份、熟石灰8份、草木灰8份、細河沙1份,加水調成糊狀涂抹傷口;用1%~2%的硫酸銅溶液等進行消毒保護。
3.使彎樹變通直
對受外界條件影晌而牛長彎曲的用材樹干,可在樹干彎曲部的內側,用刀劃3~5條深達木質部的豎直傷口,樹體為愈合傷口而加速凹處生長。如果一年不能達到理想的標準,可連續進行,直到長直為止。
4.樹干損傷
不論什么原因造成的樹干傷口都應及時加以保護、,防止擴大,促進愈合。①因機械操作損傷造成樹皮脫落或翹裂的局部傷疤,可采取貼補、縛扎的方法及時。當樹皮因機械損傷脫落時,只要及時把樹皮撿起,輕輕擦去樹皮內面雜物,按照原來的部位緊緊貼在樹干上,然后用塑料薄膜或濕稻草包好,并用繩子扎緊,一般情況下一個月內即可愈合;如果樹皮翹裂沒脫落,先用手壓緊,使翹起的樹皮與樹干密接,再用繩子扎緊,一周內即可愈合。②傷口。把傷口周圍組織用刀刮凈削平,使皮層邊緣光滑整齊,然后涂以波爾多液或石硫合劑原液滅菌。為了促進,可用0.01%~0.1%的α—萘乙酸膏涂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