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護岸、護堤鉛絲石籠結構內的填充材料都采用工程所在地的土石料,因此該結構與當地自然環境會很好的融合,不會發生環境污染。填充材料之間豐富發熱連通孔隙成為了水、氣、養分的通道,為植物根系生長提供了空間。反過來植物根系不僅不會破壞結構體系,反而會使結構體系得到加強。植物與結構體系相互配合,會取得良好的景觀綠化的生態環保的效果,鉛絲石籠有著廣泛的適應河道、恢復生態的特性。又有著良好的結構穩定性和透水性,能適應各種基礎。采用自然柔性材料,確保水土交換,恢復河道的生物多樣性。
防洪護堤鉛絲籠的常用規格為: 2× 1× 1m,3× 1× 1m,4× 1× 1m,2× 1× 0.5m,4× 1× 0.5m,還可按客戶要求進行生產。表面保護狀態有熱鍍鋅,鍍鋅鋁合金,涂PVC等。
孔徑:60×80mm、80×100mm、80×120mm、100×120mm、120×150mm。
鉛絲籠、格賓籠擋墻可發揮的作用
為了保護江河湖海堤岸免受水流、風浪、海潮侵襲和沖刷經常會有鉛絲籠、格賓籠擋墻護岸、護堤。傳統的施工工藝是拋石或者砌石,隨著世界對生態環境的重視,這種方式漸漸的被鉛絲籠擋墻戴套了,鉛絲籠擋墻防護可與生態相結合
鉛絲籠擋墻要想做好地基一定好平整好,下面穩則上面穩,通常都是次為大網箱,逐層減小網箱尺寸。西藏拉薩一個工程要求我們做成12*15的網孔,2.7的網絲,這個規格做擋墻是比較常規的,擋墻這種形式,不適宜裝小石頭,它不如大石塊穩固,大石塊就一定要是大的網孔才能駕馭。小孔細絲本身重量就輕,承受不了大量的重力堆積。
鉛絲籠護堤防護技術的設計和施工根據景觀要求及地形地質條件,鉛絲石籠護堤防護體的具體設計形式主要有斜坡式、臺階式和直立式三種。在具體土壓力的計算中仍可采用庫侖公式,而滑動計算仍用瑞典圓弧滑動法。網箱的配置與尺寸設計則應更多地考慮填充料的性能及堆疊方式,使結構物內所有網材發揮其高強度應力之特性。例如:墻高超過4m時,在受壓力和剪力大的基礎和底部使用0.5m高的網箱較有利。除此之外,增加平行土壤推力方向的隔網,可以有效地降低由于受剪力而造成的形變。與其他擋土設施相比,鉛絲石籠護堤防護體具有透水性和自排水性,所以對結構本身提供了額外的安全性,不會受到比預期壓力更大的水壓力,更不會有基礎及背后土壤惡化的問題。因此,一般不需考慮的排水設施。
鉛絲籠護堤常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一是護堤鉛絲籠尺寸變形,不方正,如長方形變為梯形,石籠之間形成較大的縫隙;
二是鉛絲籠之間、箱蓋綁扎不夠牢固;
三是石面不平。針對上述問題,應采取有效的解決方法,一是鉛絲籠放置到位后,及時進行尺寸檢查、石籠的空隙較大的下部用鍍鋅鋼絲人工編織為網狀,再填充加塞密實;二是格鉛絲籠每10—20cm用鍍鋅鋼絲把上下或相鄰的網片綁扎牢固;三是填充要密實,料面要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