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松是一種我國特有的珍貴樹種,具有特的形態特征和生態習性。
白皮松形態特征?:?樹皮?:幼樹樹皮光滑,呈灰綠色;隨著樹齡增長,樹皮會裂成不規則的薄片脫落,露出淡黃綠色或粉白色的內皮,形成白褐相間的斑鱗狀。老樹的樹皮則呈淡褐灰色或灰白色,脫落后近光滑,露出粉白色的內皮。
?針葉?:針葉3針一束,粗硬,長5-10厘米,先端尖,邊緣有細鋸齒,葉背及腹面兩側均有氣孔線。
?樹冠?:主干明顯,枝較細長,斜展,形成寬塔形至傘形樹冠。
?球果與種子?:球果通常單生,成熟前淡綠色,熟時淡黃褐色,種子灰褐色,近倒卵圓形,赤褐色。
白皮松生態習性?:?生長環境?:白皮松喜光,耐干旱瘠薄,適應較干冷的氣候,在深厚的鈣質土和黃土上生長良好。不耐水濕,輕度耐鹽堿。
?抗逆性?:具有較強的抗污染能力,對二氧化硫及煙塵的污染有較強的抗性。
白皮松用途與價值?:
觀賞價值?:樹姿優美,樹皮白色美觀,四季常青,具有的觀賞性,常用于孤植、對植、叢植成林或作行道樹。
?木材價值?:木材堅硬、細致、花紋美麗,耐久耐腐,易加工,可用于建筑、家具及文具等制作材料。
?生態價值?:作為我國特有樹種,白皮松對豐富我國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科學價值。
白皮松分布與繁殖?;'
?分布區域?:主要分布于我國山西、河南、陜西、甘肅、四川、湖北等地,蘇州、杭州、衡陽等地也有栽培。
?繁殖方式?:一般采用播種繁殖,生長速度較慢,壽命長,可達數之久。
綜上所述,白皮松以其特的樹皮、針葉和樹冠形態,以及廣泛的用途和生態價值,成為我國重要的觀賞和用材樹種。
白皮松花期:4-5月
果實:球果通常單生,初直立,后下垂,成熟前淡綠色,熟時淡黃褐色,卵圓形或圓錐狀卵圓形。
果期:翌年10-11月成熟
種子:種子灰褐色,近倒卵圓形,長約1厘米,徑5-6毫米,種翅短,赤褐色,有關節易脫落。播種繁殖、嫩枝嫁接繁殖。
白皮松生態習性與應用
生活:喜光,耐瘠薄土壤及較干冷的氣候。在氣候溫涼、土層深厚、肥潤的鈣質土和黃土上生長良好。
應用:
可食用:種子可食,口感好,松香濃郁,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保持細胞滋潤、抗衰老等作用,是除了紅松、華山松外又一種可食“松子”來源。
抗性強:對二氧化硫及煙塵的污染有較強的抗性,生長較緩慢。
白皮松真的是個耐寒、耐瘠薄的“白袍將軍”,不僅在觀賞上有特之處,還有食用和環保的價值。希望大家能更多地了解和保護這個美麗的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