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舊物資回收是商業部門為了轉賣或加工后轉賣向國民經濟各部門、機關、團體以及城鄉居民收購仍有利用價值的各種廢舊物資。
四大稅收問題成為當前制約廢舊物資回收企業發展的瓶頸:
2017年被再生資源業內人士稱為“政策元年”,國家相繼的一系列廢舊物資回收相關政策,為回收企業規范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近幾年,國內諸多地區相繼爆發多起廢舊物資回收經營企業增值稅虛開案件,并且呈現出涉案企業體量大、業務廣、涉案金額和稅額的特點。
造紙工業所需材料的一半以上是從各地回收來的廢紙和廢舊紡織物,各種包裝有70%以上是靠回收運用的,全國所需要的滑潤油,有20%以上是從回收的廢油中經提揀而獲得的。可見廢舊物資回收對節約資源,避免環境的二次污染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所謂廢舊物資回收,那自然是在一些廢舊的物資中來分理處有用的物質,經過再加工終形成可利用的產品。其是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從回收、拆解、后到再利用。但是一直以來,工業廢舊物資處置領域存在產業形態散亂,市場報價不規范,資源和信息不通暢等問題。
廢舊物資回收可以變廢為寶,是工業生產的“第二資源”:我國在廢舊金屬的處理工藝上落后于很多發達,因為量大再加上設備落后的原因,實際上廢鋼、廢鐵等廢舊金屬沒有得到很好的處理,全都浪費了,對來說是一種損失。我國廢舊物資的總回收率不超過40%,需要引起以及相關部門的重視。廢舊物資有很多是會污染環境的,不加以妥善處理,會給社會造成困擾。
廢舊物資回收行業已進入黃金發展期,呈現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國內廢舊物資回收市場起步晚,發展快,行業萬億市場已經開啟。與國外的固廢再生資源產業相比,國內的再生資源產業尚處于市場化成長期,市場空間龐大。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塑料、廢輪胎、廢紙、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報廢機動車、廢舊紡織品、廢玻璃、廢電池類別的再生資源回收總量為2.82億噸,同比增長11%。
隨著“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保護地球、保護環境越來越受到了大家的重視。而廢品回收不僅改善人們生活環境,更能減少人們對生活環境的破壞。
目前,我區的廢舊金屬物資回收和利用還未形成真正的網絡體系,相對比較分散。應建議,一是建立廢舊金屬分類回收體系,培養居民及企業垃圾分類習慣,減少回收過程中需要給垃圾分類產生的二次污染。二是建立“固定+流動+在線”三位一體回收體系,打造統一規范的廢品收購站,對流動收購人員實行崗位培訓,設立廢舊物資交易平臺。三是異業合作建立異業聯盟回收體系,聯合、智能回收企業、二手回收企業等企事業單位建立異業聯盟回收站點,各取所需,既充分利用了資源又節省了企業成本。
廢舊物資回收利用網絡體系建設離不開的支持,需要加快對回收點的標準設定和對回收企業扶持政策的落地。
再生資源與廢舊物資回收的區別
再生資源:是指對已經產生的廢物,通過各種管理措施和技術手段得到的具有使用價值的、或加工后可重新利用的資源或能源。廣義地講是為恢復人類生產與生活中消耗的一切資源所進行的活動的產物。它包括:工業生產過程中回收的邊角料和廢料;經過修理回用的生活用品;對廢棄物加工處理得到的可用于再生產的原料;對廢棄物加工處理得到的能量。
廢物回收:是指固體廢物資源化的前期過程,包括對所有被廢棄有用物的直接回用和為將廢物轉化為再生成品而進行的收集和預處理活動。因此,廢物回收的內容不是單純的終端治理,而是固體廢物從產生到處置的全過程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
在我們日常工作生活當中會使用很多的鐵制品,使用的時間長了或者是失去了正常的使用功能之后,會直接當作廢鐵制品來進行廢棄處理,如果想要能夠合理的發揮廢鐵制品的循環利用的意義,同時也能夠促進環保事業的發展,要能夠進行廢品回收,需要通過廢舊物資回收公司來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