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注重情趣.我國烹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僅對飯菜點心的色、香、味有嚴格的要求,而且對它們的命名、品味的方式、進餐時的節奏、娛樂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國菜肴的名稱可以說出神入化、雅俗共賞.菜肴名稱既有根據主、輔、調料及烹調方法的寫實命名,也有根據歷史掌故、神話傳說、名人食趣、菜肴形象來命名的,如‘全家福’、‘將軍過橋’、‘獅子頭’、‘叫化雞’、‘龍鳳呈祥’、‘鴻門宴’、‘東坡肉’……
第五,食醫結合.我國的烹飪技術,與醫療保健有密切的聯系,在幾千年前有‘醫食同源’和‘藥膳同功’的說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藥用價值,做成各種美味佳肴,達到對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華美人以市場為導向,以創新為動力。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及產品質量。如今之華美于廣東東莞、湖北仙
桃兩地坐擁面積共十五萬平方米之兩大生產基地,
有現代化食品生產線十余條,員工千余。餅干日產能
逾80噸,月餅日產能逾180萬個。2009年隆重推出烘焙連鎖品牌――歐麥咖工房。2010年戰略投資華中,
于湖北仙桃建華美工業園成立“湖北華美食品有限公司”。華美旗下之子品牌如“牛奶搭檔”、 “奇奧
車”、“華夫軟餅”、“金麗沙”及其所代表之系列產品均因其被賦予健康新概念而使社會各屆贊譽有
加。
產品常年銷往全國各地及亞、歐、美、非等洲約三十余個國家
因華美銷售之旺,名望之高,環境之美,競成商務旅游之一景,時有旅游團前來一游。
“團圓有華美,祝福有華健”。2009年,歌星周華健成為華美食品形象代言人。華美華健,珠聯璧合。
吏善工勤,晨夜展力。如今之華美已成全國大型食品制造企業之一。
既務于勤,亦備其德。華美深知:消費者之認可,方有華美今日之成就。反哺之情,跪乳之恩。故華美汶川地震捐款、玉樹地震捐款、西南干旱捐款、連續四年禮贈月餅于中國駐外維和、積極協辦“東莞萬人手印”以支持上海世博會等等義舉不斷。
繼往開來,任重道遠。華美人將一如既往,以成為焙烤行業的企業為目標,視向廣大消費者奉獻衛生健康的美食為已任,銳意進取,不斷創新。
中秋晚上,一張圓圓的木頭桌子放到院子中央,在天上的一輪圓月的清輝下,我們全家就圍坐在圓桌旁吃月餅了。一家幾口人,買來的月餅一人分不到一塊。爺爺就用刀子,切成幾個小塊兒。爺爺疼我,給我一大半兒,他吃一小半兒。那時的月餅真香啊!餡里有冰糖、桂花、青絲、紅絲、核桃仁······五顏六色,好看,很甜,真的好吃極了!全家都吃得很慢,一點渣兒都舍不得掉在地上。那可真個是名副其實的品嘗呀。節日里,吃上這么好的點心,心情怎會不透著歡喜呢?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節那天的月亮,就是格外的皎潔,格外地明亮。舉頭望明月,那清亮的月光仿佛水銀一般,瀉到院子里,瀉到賞月的每個人的身上、臉上。那情調實在溫馨,那情調實在愜意。一年一度的團圓節,留下了多少珍貴的記憶呀。
月餅的滋味
近大街上忽又熱鬧起來:街兩邊紅紅綠綠的招貼畫,音響中發出的讓人四肢發顫的樂聲,推銷員聲嘶力竭的叫喊,無一不鼓噪著,中秋又到了。
這是司空見慣的場景,每當遇到節日,沿街的店鋪商家就會挖盡智商作出各種噱頭,無非是賺些人氣賣些東西而已,特別是中秋這樣中國人比較在乎的節日,商家總是不會放過的,盡管推銷的東西尚不知道有沒有毒,能不能吃。
但是,不論是傷感還是興高采烈,中秋總是按照自己的鼓點毫不客氣的走來,管你是王公貴胄還是貧賤夫妻,都免不了為沿襲了上千年的節日大費周章一翻。
每到中秋,老婆都會買上各種款式和口味的月餅寄回我的老家,多的一年,她居然買了大概二十幾斤的月餅寄回老家。我深不以為然,斥之為賑濟災民,瞧不起我父母吃不起月餅,老婆只是笑,不答。幾日后父母來電話,說月餅收到了,左鄰右舍的鄉親都品嘗了幾千里之外的月餅,嘖嘖稱香,心理艷羨。
這是我沒出息的一次表演,此后母親和哥姐嘲笑了我很久,直到現在說起來我似乎還是被人抓住把柄抬不起頭來。因為那僅有的兩個月餅是父親開會帶回來的,父親一口沒舍得吃,我不但占了一個,而且把本應該屬于父母的那一份也盡歸了我。
如今,我對月餅早已失去了貪婪的興趣,而且這幾年也沒有認真的吃上一口,但是我卻忘了,父母寄情的不僅僅是那一口月餅的滋味,更是那滋味承載的更多的回味,所以,我應該感謝老婆,謝謝她得一片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