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驗收的內容有哪些
設備驗收項目主要包括核對驗證、外觀檢查、運轉調試檢驗和技術資料驗收四項。
(l)核對設備(含主要部件)的型號規格、生產廠家、數量等。
(2)設備整機、各類單元設備及部件出廠時所帶附件、備件的種類、數量等應符合制 造商出廠文件的規定和定購時的特殊要求。關鍵原材料和元器件質量及文件復核,包括關鍵 原材料、協作件、配套元器件的質量及質保書。設備復驗報告中的數據與設計要求的一致性。 關鍵零部件和組件的檢驗、試驗報告和記錄以及關鍵的工藝試驗報告與檢驗、試驗記錄和復
(3)驗證產品與制造商按規定程序審批的產品圖樣、技術文件及相關標準的規定和要求的符合性。設備與重要設計圖紙、文件與技術協議書要求的差異復核,主要制造工藝與設 計技術要求的差異復核。
(4)購置協議的相關要求是否兌現。
(5)變更的技術方案是否落實。
(6)查閱設備出廠試驗的質量檢驗的書面文件,應符合設備采購合同的要求。
(7)驗證監造資料。
(8)查閱制造商證明和說明出廠設備符合規定和要求所的文件和記錄。
儀器設備質量體系
1、建立相應的管理組織
應該由實驗室負責人,來組織建設好相應的儀器設備管理組織。而儀器設備管理組織一般由質量管理部門、技術部門和支持服務等部門構成。根據儀器設備管理工作的特點、范圍和工作量,確定管理人員、核查人員、操作人員和服務人員的權責和相互關系,使各項管理職能分解落實到相關部門、相關崗位,盡量做到職責清晰,分工明確。
2、制定好管理程序
對于實驗室試驗和檢測工作來說,儀器設備的管理程序是實行儀器管理的重要途徑。通過建立相應的程序文件,明確設備管理活動的過程、步驟、內容和所有環節,使各項試驗和檢測工作都有章可循。
3、編好作業指導書
儀器設備作業指導書是指導檢測人員操作設備的規范性文件,一般的儀器設備可按照說明書操作,而大型、復雜的儀器或操作人員流動性大、性能不穩定的設備需編寫作業指導書或操作規程。
設備驗收需要注意哪幾方面?
1: 設備驗收步驟和注意事項 一,外觀檢驗 1.對設備及外包裝進行拍照記錄,檢查設備的外包裝是否完好,有無破損,浸濕,受潮,變形等情況,對外包裝箱的表面及封裝狀態進行檢查; 2.檢查設備和附件表面有無殘損,銹蝕,碰傷等情況,檢查主機,主要配件和主要工作面; 3.若發現包裝有破損,設備和附件有損傷,銹蝕,使用過的跡象等問題,應作詳細記錄,并拍照留據,及時向供應商辦理退換,索賠手續. 二,數量檢驗 1.數量檢查時應以供貨合同和裝箱單為依據,檢查主機,附件等設備規格,型號,配置及數量,并逐件清查核對; 2.認真檢查隨機資料是否,如說明書,產品檢驗合格證書,保修單等,計算機的相關技術資料應包括驅動程序等軟件在內; 3.要注意檢查設備的序列號和出廠編號,必要時可以進行網上核對; 4.認真作好開箱清點記錄,寫明地點,時間,參加人員,箱號,品名,應到和實到數量,如發現短缺,錯發等問題,要及時作好記錄并保留相關材料. 三,質量檢驗 1.設備加電測試之前,應檢查所接電源,確保和設備電源要求一致; 2.設備應能夠正常啟動,運行期間無故障報錯信息,應對設備進行至少48小時不間斷的加電測試; 3.要嚴格按照合同條款,使用說明書,用戶手冊的規定和程序進行安裝,調試; 4.對照產品說明書,檢查設備的技術指標和硬件配置是否達到要求; 5.設備試運行驗收時要認真作好記錄.若設備出現質量問題,應將詳細情況書面通知供貨單位和負責采購單位. 四,填寫驗收記錄表 若外觀驗收,數量驗收,質量驗收結束后,發現任何一項不符合合同文件的要求,須得到供貨方代表的認可(簽字,蓋章). 若儀器設備經過測試,其配置和性能達到合同規定的各項指標要求,應填寫設備開箱清點記錄表和設備加電測試記錄表,作為設備驗收文件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