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質CMA/CNAS報告形式電子報告/紙質報告檢測周期3~5個工作日
人工加速老化試驗
通過模擬或強化單一環境因素(如光、熱、濕度),在短時間內評估材料老化性能。
1. 熱空氣老化試驗(常用)
原理:將試樣置于恒溫干燥箱中,在氧氣氛圍下加速氧化老化,模擬高溫環境(如發動機艙、烘箱設備)。
設備:熱老化箱(溫度控制精度 ±1℃,空氣流通速率 10~20 次 / 小時)。
步驟:
試樣在 23℃±2℃環境調節 24 小時,測量初始性能(如重量、拉伸強度)。
將試樣放入老化箱,按標準設定溫度(如聚乙烯 70℃,聚丙烯 100℃)和時間(24h、168h、1000h 等)。
取出試樣冷卻至室溫,再次測量性能,計算老化前后的性能保持率。
標準參考:GB/T 3512-2014 中規定,溫度偏差應≤±1℃,試樣與箱壁距離≥50mm。

塑料板耐液體試驗
試驗目的與應用場景
耐液體試驗是評估塑料板在特定液體環境中抗腐蝕、溶脹、性能退化能力的關鍵測試,主要用于:
材料篩選:確定塑料板是否適用于化工、食品、水處理等接觸液體的場景。
質量控制:驗證塑料板在生產過程中是否達到耐液體性能標準。
壽命預測:通過加速試驗預估塑料板在長期液體浸泡下的可靠性。

塑料板耐液體試驗技術與發展趨勢
快速檢測技術
紅外光譜(FTIR):實時監測浸泡過程中塑料分子結構變化;
掃描電鏡(SEM):觀察液體侵蝕后的表面微觀形貌。
耐液體塑料改性
納米復合:添加二氧化硅納米粒子提升 PP 的耐溶劑性;
表面涂層:在 PE 板材表面涂覆氟碳涂層,增強耐酸堿性。
總結
塑料板耐液體試驗通過模擬實際使用環境,為材料選型和壽命評估提供數據支撐。試驗需結合液體特性、塑料類型及應用場景選擇合適的方法(如浸泡試驗、點滴試驗),并通過重量變化、力學性能保留率等指標綜合評估。未來,快速檢測技術與材料改性將進一步提升耐液體試驗的效率和塑料板的環境適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