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在銀漿的技術要求和印花質量之間達到正確的平衡。 數碼印花用染料傳統的紡織品印花色漿中可能含有30%-50%的染料,其余部分是稀釋劑和分散劑等;而用于數碼噴墨印花銀漿的染料和涂料純度高,并且研磨至微粒狀態 ,細度<1μm。染料發色團的發色性能非常強,因為典型的商業化印花油墨中染料的濃度僅為10%左右。在壓電式噴墨印花中,單一通道中僅為20g/㎡左右,留在織物上的染料為2g/㎡,與傳統篩網印花的上染率100g/㎡相比,留在織物上的染料,后者是前者的5倍多。這樣,噴墨印花通常在若干通道 中施加多重油墨,以提升印制圖案的顏色深度。染料的著色強度越高,印制較深的顏色越容易,但是,對于紡織品的噴墨印花仍存在顏色深度的問題。 盡管某些制造商采用來源于工業化數碼印花機的印花頭,但大多數噴墨印花機仍采用原本為印刷工業而設計的印刷頭,因為它可能在紡織品的印花操作條件 下更可靠。壓電式印花頭可以較好地兼顧分辨率與速度的關系,并且為新油墨開發提供了的適用范圍。采用CMYK(青色、品紅色、、黑色)色域對于紡織品的數碼噴墨印花是不夠的,可能采用六色,但通常更多地采用八色。 目前,酸性染料可用于噴墨印花,可印制運動服、游泳衣、貼身內衣、旗布和附件;活性染料可用于便服和貼身內衣;而分散染料約占數碼紡織品印花市場 的50%,大多數是作為轉移印花銀漿,用于印制服裝、旗布、汽車用和家具用裝飾織物。
粘合劑又稱結合劑,是導電銀漿中的成膜物質。在導電銀漿中,導電銀的微粒分散在粘合劑中。在印剜圖形前,依靠被溶劑溶解了的粘合劑使銀漿構成有一定粘度的印料,完成以絲網印刷方式的圖形轉移;印刷后,經過固化過程,使導電銀漿的微粒與微粒之間、微粒與基材之間形成穩定的結合。這是結合劑的雙重責任。結合劑通常采用合成樹脂,它是高分子的聚合物。合成樹脂可分為熱固型和熱塑型兩大類。熱固性樹脂,如酚醛樹脂、環氧樹脂等。它們的特征是在一定溫度下固化成形后,即使再加熱也不再軟化,也不易溶解在溶劑中。熱塑性樹脂因其分子間相對吸引力較低,受熱后軟化,冷卻后則恢復常態。熱塑性聚合物樹脂由于鏈與鏈之間容易相對移動的原因,表現出具有可撓性。結合劑的樹脂一般都是絕緣體,由于粘合劑本身并不導電,若不在一定溫度下固化,導電微粒則不能形成緊密的連接。不同的樹脂加入同一種導電物質,固化成膜后,其導電性能各不相同,這與粘合劑樹脂凝聚性有關。導電銀漿對結合劑樹脂的選擇,有多方面的考慮。不同結合劑的粘度、凝聚性、附著性、熱特性等有較大的差異。導電銀漿的制造者對于導電銀漿所作用的基材、固化條件、成膜物的理化特性都需要統籌兼顧。
導電銀漿中的溶劑的作用:
a、溶解樹脂,使導電微粒在聚合物中充分的分散;
b、調整導電漿的粘度及粘度的穩定性;
c、決定干燥速度;
d、改善基材的表面狀態,使漿料與基體有很好的密著性能。導電銀漿中的溶劑的溶解度與極性,是選擇溶劑的重要參數,這是由于溶劑對印刷適性與基材的結合固化都有較大的影響。此外,溶劑沸點的高低、飽和蒸氣壓的大小、對人體有性,都是應該考慮的因素。溶劑的沸點與飽和氣壓對印料的穩定性與操作的持久性關系重大;對加熱固化的溫度、速率都有決定性的影響。一般都選用高沸點的溶劑,常用的有BCA(丁基溶酐乙酸酯)、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二甘醇醋酸酯、異佛爾酮等。
導電銀漿按燒結溫度不同,分為高溫銀漿,中溫銀漿和低溫銀漿。其中高中溫燒結型銀漿主要用在太陽能電池,壓電陶瓷等方面。低溫銀漿主要用在薄膜開關及鍵盤線路上面。
玻璃粉兩個作用。一,腐蝕晶硅,通過腐蝕SiNx,形成導電通道。二,在漿料-發射極界面間作為傳輸媒介。
導電銀漿是一種有銀粉與凡士林按一百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導電度物質,以增加起導電性能,減小導電接觸電阻而不發熱,一般知用于電器設備的連接接頭(涂一點導電漿)處,以增道加此處的電導能力。導電漿也叫導電膏,我們高壓設備的開關及刀閘經常用到,國產內的產品有一些不是銀粉,而是容鋁粉,導電性能不如銀粉的導電膏。
導電碳漿的特點:
1、導電性優,電阻值穩定。
2、與未處理PET薄膜有的附著力
3、印刷性能,不干網,塞版,邊緣性好,可印刷細線條,無擴散。
4、格,與銀漿混合后可大幅度降低成本
導電碳漿的使用條件:
1、印刷綱版:250∽300目;
2、印刷材料:處理和未處理PET薄膜、PC等 ;
3、稀釋劑:PM500稀釋劑或783;
4、干燥條件:130 ℃ 5∽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