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地坪也被稱為自然透水地坪,透水混凝土,無砂混凝土等,[1] 是采用骨料碎石,膠結料,添加劑,水泥,水等經過均勻攪拌,攤鋪成路面。具有比傳統混凝土更高的強度和耐久性,能滿足結構物力學性能、使用功能以及使用年限的要求;具有與自然環境的協調性,減輕對地球和自然環境的負荷,實現非更新型資源可循環性使用;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能為人類構筑溫和、舒適、便捷的生活環境。
作為環境負荷減少型混凝土,透水地坪對于改善和恢復遭受破壞的地球環境是一種創造性的材料,使人類生活與大自然可以和諧相處,可持續的發展下去
為了展示天然石子的自然色彩和形狀,海綿城市景觀道路建設中,利用露骨料和透水混凝土技術相結合。以透水混凝土為基層,面層使用露骨料透水地坪,構成的一種全透的透水鋪裝道路,使面層骨料實現自然的非人工雕琢道路施工效果。
露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是以透水混凝土的施工為基礎,施工步驟在透水混凝土的基礎上增加了露骨料洗出骨料的環節。簡單概括為鋪設碎石底層、攪拌骨料、澆筑平整、噴涂清洗劑、清洗表面泥漿、養護、噴涂保護劑、切割留置膨脹縫。露骨料骨料間的鏈接點變少,細節比透水混凝土要求更加嚴格。露骨料透水混凝土中關鍵的環節在于噴涂清洗劑,來緩解表面泥漿的凝固時間,隔日即可用水清洗表面,使骨料露出。
透水地坪又稱透水混凝土,是由小石子、高標號混凝土、摻和透水外加劑、水、彩色強化劑以及穩定劑等經一定比例調配拌制而成的一種多孔輕質的新型環保地面鋪裝材料。透水地坪構成材料是用粗骨料表面包裹著一層薄漿料相互粘結成蜂窩狀,所以能讓雨水流入地下,有效補充地下水;并能有效的消除地面上的油類化合物等對環境污染的危害;且色彩繽紛,景觀結合,使城市環境建設更加和諧是保護自然、維護自然平衡、能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的優良的透水地坪材料。在城市雨水管理與水污染防治等工作上,具有較其深遠的意義,有利于人類生存環境的良性發展
透水混凝土的施工主要包括攤鋪、成型、表面處理、接縫處理等工序。可采用機械或人工方法進行攤鋪;成型可采用平板振動器、振動整平輥、手動推拉輥、振動整平梁等進行施工;表面處理主要是為了提高表面觀感,對已成型的透水混凝土表面進行修整或清洗;透水混凝土路面接縫的設置與普通混凝土基本相同,縮縫等距布設,間距不宜超過 6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