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重慶地區某工程高位收水冷卻塔中央豎井左側集水槽進行有限元三維建模,進行有限元整體結構計算。集水槽底板、側壁采用Shell181 三維殼單元,暗框架柱、框架頂梁、拉梁,承臺梁及灌注樁均采用Bea m188 三維梁單元。Shell181 及Bea m188 單元能很好地模擬集水槽各部分構件。同時,在后處理時能提取集水槽側壁、底板、暗框架柱及梁的彎矩、剪力及軸力,方便直接用于結構設計,進行配筋計算。三維模型中shell181 殼單元共有7342 個,Bea m188 梁單元共計782 個。
以重慶地區某工程高位收水冷卻塔集水槽為例,介紹高位收水冷卻塔集水槽的結構形式及受力特點。重慶地區某工程冷卻塔采用高位收水冷卻塔,集水槽斷面尺寸(B×H):5.6 ×14.0 m,其地基形式為樁基。
在工程應用中 ,為確保沉淀效果和出水水質 ,設計除依照規范盡可能減少堰上負荷外 ,還避免堰的設置位置不當對出水帶來的影響 ,應避免采用外置單側堰方式出水; 二沉池出水設計為內置雙側堰出水時 ,也宜設計離池壁 2~ 3 m處。 另外二沉池出水堰槽設計平衡孔時 ,也應在設計中選擇適當的計算方法確定 ,使二沉池出水槽和溢流堰處在合理的運行狀態。
對于集水槽的樁基布置,傳統的豎向荷載平均法計算出的樁數偏多,不易準確計算出樁承受的水平力。由集水槽結構形式及受力特點分析可以看出,集水槽各部分構件之間是相互協同作用,共同承受集水槽內水壓力及其他荷載。平面假定簡化計算只能顧此失彼,不能進行整體計算。因此,為準確真實地模擬集水槽結構整體受力的特性,滿足結構優化設計的目的,集水槽的結構設計有必要采用三維有限元整體分析計算。
集水槽為地面式鋼筋混凝土結構,位于高位收水冷卻塔收水裝置下。其所受荷載為:自重: 25 kN/m集水槽內水壓力: 為水深的線性函數,大為140 kN/m風荷載:基本風壓:0.40 kPa集中荷載:單層配水槽傳來的集中荷載。集水槽內水壓力作為面荷載作用于集水槽側壁及底板,風荷載作為面荷載作用于集水槽側壁,單層配水槽傳來的集中荷載作用于集水槽暗框架頂梁上。
集水槽主要承受集水槽內的內水壓力作用,其次是單層配水槽傳來的集中荷載及風荷載。內水壓力隨水深增加,壓力越大,在內水壓力作用下,集水槽壁板同時承受彎矩與拉力作用。采用傳統平面假定方法不易準確計算出集水槽壁板承受的拉力,且不能根據水壓力的特點進行變截面設計,同時忽略了暗框架與集水槽壁板作為一個整體,共同承受內水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