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鏡成為「花好月圓」的象征,「破鏡重圓」的故事就是的說明。銅鏡大多是圓的,圓形在古代有圓滿、團圓、吉祥之意,也象征愛情婚姻的美滿。因此在古代,銅鏡就常用作為愛情婚姻的信物,或嫁妝之一,如雙鳳鏡、雀繞花枝鏡、瑞獸鸞鳳葡萄鏡等。唐鏡中的許多銘文就表達了男女相悅之情。
鏡子能驅邪照妖,是古代以至現代的傳統觀念,古人不理解銅鏡映射的原理,以為銅鏡可以發光,具有「法力」,可以照妖驅邪。很多道士修行、煉丹時都鏡不離身;佛教和道教舉行儀軌時,銅鏡亦成為不可缺少的法器;有些人還以鏡子作為鎮宅的法器。這雖然未必符合科學精神,卻也可以在精神和心理上,給虛怯的人以一點安慰。
在日本、越南、和及伊朗等國均出土了不少古代銅鏡。在《三國志·魏志·倭人傳》中,便記載了三國魏晉時代倭(今日本)遣使到來進貢,魏王便賞賜予「銅鏡百枚」的資料,這說明早在漢代,精美絕倫的銅鏡,已經成為周邊難得的珍貴禮物。在日本的考古中也發現了的魏鏡和吳鏡,以及當地仿制的「倭鏡」。
此鏡為三弦鈕,方格鈕座,羽狀地紋。地紋之上,四個山字形紋飾作右旋排列,山字形的網底與方格四邊平行,方格中點和四角上以及與之相對應的靠鏡緣一側,共伸出16只花瓣紋,方格四角外側的花瓣紋兩側有末端向下勾卷的花葉紋,向右側伸出一支長葉紋;绹紋帶將這16個花瓣紋相連:一組將方格中點的花瓣紋與方格四角外側的花瓣紋相連;一組將方格四角上的花瓣紋與山字紋左上方的花瓣紋相連,構成兩組相互交錯四葉瓣圖案,非常繁復而華麗,卷平緣。
銘文鏡雖然沒有華美的紋飾,但其文辭和書法卻為研究者所重視,因為它不但反映了對生活的美好追求;其古樸的字體也記錄了書法的演變。
此鏡為圓鈕,連珠紋鈕座,兩周凸弦紋帶和素平緣之間是兩周銘文帶,內圈的銘文為:「內請(清)質以昭明,光輝象夫日月,心忽楊而愿忠,然壅塞而不泄。」24字,外圈銘文為:「潔精白而事君,怨污歡之弇明,彼玄錫之流澤,恐疏遠而日忘,懷糜美之窮暟,外承歡之可說(悅),慕窈窕之靈景(影),愿永思而毋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