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el 800提供一系列操作面板,從簡單的按鍵式面板到面板,從而提供多種通信接口、高速及精美的顯示。
我們的操作面板按照顯示尺寸和性能水平進行組織,因此您可以針對不同的應用選擇優化的HMI解決方案。Panel 800 V6版本主要有標準型和型兩類HMI解決方案:
操作面板 PP882和PP885能夠提供更多的通信接口選項、更快的速度和更精美的顯示。
標準操作面板包含按鍵式面板PP874K、PP877K以及觸摸式面板PP871、PP874、 PP877,適用于極端環境溫度范圍。
Panel 800 v5.1版本 包含四種按鍵式面板PP820A、PP826A、PP836A、PP846A以及六種觸摸式面板PP815A、PP825A、PP835A、PP845A和PP865A。
根據圖紙和下方所述步驟,將各電纜按順序進行連接。
? 啟動前,操作面板恢復為環境溫度。 如果形成冷凝,請在
連接到電源插座前,確保操作面板已經干燥。
? 確保操作面板與控制器系統接地情況相同(基準電壓電平),否
則可能出現通信錯誤。
? 請確保電源的電壓和極性正確。
? 請將高壓電纜與信號電纜和供電電纜分離。
? 建議使用屏蔽通信電纜。
– 針對電源連接使用 14–20 AWG (2.08–0.52 mm2) 電線。
– 連接電纜 A。
– 使用提供的 M5 鍍鋅鋼質螺絲和尺寸符合本地電氣規范的接地導
線(盡可能短)連接電纜 B。
– 連接電纜 C。
– 連接電纜 D。
7. 小心移除 操作面板 顯示的保護膜,注意避免產生靜電,可能會損壞
面板。
前面板 (W × H × D) 204 × 143 × 73 mm
切割尺寸,寬 x 高 188 ± 1 mm × 127 ± 1 mm. 大圓角半徑: 4 mm。
對于 IP54 或更高等級/NEMA-4,面板保持總體平整度 < 1
mm,表面粗糙度 Ra < 1.6 μm(平整度 < 0.05 mm/mm)。
安裝深度 65 mm (如果包括間隙,則為 143 mm)
前面板防護等級 IP 66, NEMA-4X
后面板防護等級 IP 20
觸摸屏材料 雙層聚酯纖維 , 具有耐抗性。
覆層: Autoflex EB(1)。
背面材料 鋁鎂合金
框架材料 鋁鎂合金
重量 1.4 kg
COM1 RS232 和
COM2 RS422/RS485
串行端口
RS232 RTS/CTS 9 針 D-sub 接口,帶有標準鎖定螺絲 4-40 UNC 的
底架安裝母頭
以太網 1 × 10/100 Base-T (屏蔽 RJ45)
1 x 10/100/1000 Base-T(屏蔽 RJ45)
USB 3 個 USB Host 2.0,大輸出電流為 500 mA
處理器 Intel? Atom
外部存儲介質 1 個 SD 卡(可選)。 僅與存儲容量高達 2 GB 的標準 SD 格式
兼容。
閃存
(應用程序內存)
4 GB SLC
隨機存儲器 1 GB
LED 1 × 多色
而操作面板的以太網屏蔽則直接連接到底座,請參見上圖中的標號 2。
1. 檢查其他以太網裝置的屏蔽屬于直接接地還是通過電容接地。
在許多情況下,將經過屏蔽的以太網電纜連接到底架兩端并不合適。
這可能產生嗡鳴聲或接地回路。 此時未屏蔽的電纜產生的通信錯誤
可能反而更少。
正確的解決方法是使用屏蔽的以太網電纜,但僅在一端連接屏蔽。
3BSE082143-600 33
操作面板中的以太網連接 7 額外安裝提示
一種選擇是斷開屏蔽,請參見上圖中的標號 3。
更佳的方法是用一段未屏蔽的以太網電纜延長屏蔽的以太網電纜,請參
見上圖中的標號 4。
通過外部 0.1 μF/250 V 塑膠電容器進行屏蔽接地,請參閱上圖中的 5。 這
使得高頻瞬態接地。
實現更好的 EMC 保護
? RS232 通信使用屏蔽電纜。
? RS422 和 RS485 使用雙絞線和屏蔽電纜。
? 根據總線類型(以太網、Profibus、CC-Link、CAN、Device Net 等)
選用電纜。
? 按照相關總線標準的相應規范進行安裝和連接。
? 以太網使用屏蔽電纜,金屬箔和編織屏蔽電纜。
? D 型外殼應具備護罩,且護罩應完全包住外殼的電纜進入位置。
? 在兩端均連接屏蔽。
如果距離較長,則可能存在接地電位不同的風險。 在這種情況下,只能在
一端連接屏蔽。 另一種良好的備選方法是通過 0.1μF/250V 塑料電容將屏
蔽的另一端連接到地面。 然后,如果是高頻,將兩端連接到地面;如果是
低頻,則僅將一端連接到地面,這樣便可以避免 50/60 Hz 的接地回路。
環境溫度 7 額外安裝提示
1. 使用 EMC 電纜密封套或普通塑料電纜密封套,去掉外罩,然后使用
360° 金屬電纜夾將屏蔽連接到安裝板。
2. 將 24V DC 電源電纜和通信電纜置于一個電纜管中,將 230/380V AC 電
源電纜置于另一個電纜管中。 如果電纜需要交叉連接,則只能按 90°
交叉。 避免將輸出強度超過 24V DC 的電纜與通信電纜合并在一起。
將磁芯插到屏蔽電纜上可去除較小的干擾。 將較大的磁芯插到未屏蔽電纜
上,并將電線繞磁芯 2-4 圈,可將效率提高約 5-25 倍。
環境溫度
操作面板的高環境溫度已在規范中進行過說明。 環境溫度是指可冷卻操
作面板電子器件的設備機柜的溫度。
在大多數情況下,操作面板的環境溫度明顯設備機柜的環境溫度。
如果柜很高,有大量產生熱的裝置,柜頂部溫度遠遠預期增加的溫度。
所有電子產品對熱敏感。 溫度上升 8-10 °C,電解電容器的壽命將減少一
半。 溫度上升 15-20 °C,壽命將變為原來的四分之一,以此類推。
36 3BSE082143-600
7 額外安裝提示 環境溫度
威圖 (Rittal) 公司可提供一個不錯的程序,用于估算機柜中的預期平均溫
度;還可提供一個大型程序,用于控制設備機柜中的溫度。
對于搪瓷涂層的鋼制機柜,輻射熱值為 5.5 W/m2(攝氏度)。
在柜內安裝風扇使溫度變均勻,而流動空氣比靜止空氣提供更好的冷卻
功能。
安裝風扇,使其放置于涼爽區域,可以對著操作面板吹冷空氣。 如果風
扇安裝在頂部,并吸收向上的暖空氣,則風機的環境溫度越高,其壽命
就會越短。
操作面板 凈耗電量的近似值可通過將電源電壓與 操作面板 中引出的電流
相乘來計算。 此計算方式假設提供的所有電能均轉化為熱能。
根據傳感器的類型,觸摸屏大致被分為紅外線式、電阻式、表面聲波式和電容式觸摸屏四種。 紅外線技術觸摸屏價格低廉,但其外框易碎,容易產生光干擾,曲面情況下失真;電容技術觸摸屏設計構思合理,但其圖像失真問題很難得到根本解決;電阻技術觸摸屏的定位準確,但其價格頗高,且怕刮易損;表面聲波觸摸屏解決了以往觸摸屏的各種缺陷,清晰不容易被損壞,適于各種場合,缺點是屏幕表面如果有水滴和塵土會使觸摸屏變得遲鈍,甚至不工作。
紅外線式觸摸屏
紅外線式觸摸屏在顯示器的前面安裝一個電路板外框,電路板在屏幕四邊排布紅外發射管和紅外接收管,一一對應形成橫豎交叉的紅外線矩陣。用戶在觸摸屏幕時,手指就會擋住經過該位置的橫豎兩條紅外線,因而可以判斷出觸摸點在屏幕的位置。任何觸摸物體都可改變觸點上的紅外線而實現觸摸屏操作。
紅外線式觸摸屏特點
紅外式觸摸屏不受電流、電壓和靜電干擾,適合某些惡劣的環境條件。其主要優點是價格低廉,安裝方便,不要卡或任何其他控制器,可以用在各種檔次上的計算機。此外,由于沒有電容充放電過程,響應速度比電容式快,但分辨率較低。
電阻式觸摸屏
電阻屏外層一般使用的是軟屏,通過按壓使內觸點上下相連。內層裝有物理材料氧化金屬,即N型氧化物半導體——氧化銦錫(IndiumTinOxides,ITO),也叫氧化銦,透光率為80%,上下各一層,中間隔開。ITO是電阻觸摸屏及電容觸摸屏都用到的主要材料,它們的工作面就是ITO涂層,用指尖或任何物體按壓外層,使表面膜內凹變形,讓內兩層ITO相碰導電從而定位到按壓點的坐標來實現操控。根據屏的引出線數,又分有4線、5線及多線。一般是不能多點觸控,即只能支持單點,若同時按壓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觸點,是不能被識別和找到坐標的。在電阻屏上要將一幅圖片放大,就只能多次點擊“+”,使圖片逐步進階式放大,這就是電阻屏的基本技術原理。
電阻式觸摸屏特點
電阻式觸摸屏不怕塵埃、水及污垢影響,能在惡劣環境下工作。但并且由于經常被觸動,表層 ITO使用一段時間后會出現細小的裂紋,甚至變形,因此其壽命并不長久。 [10] 門檻低,成本相對,優點是不受灰塵、溫度、濕度的影響。缺點也很明顯,外層屏膜很容易刮花,不能使用尖銳的物體點觸屏面。電阻式觸摸屏利用壓力感應進行控制,它的表層是一層塑膠,底層是一層玻璃,能承受惡劣環境因素的干擾,但手感和透光性較差,適合佩帶手套和不能用手直接觸摸的場合。
表面聲波式觸摸屏
表面聲波是超聲波的一種,它是在介質(例如玻璃)表面 進行淺層傳播的機械能量波。表面聲波性能穩定、易于分析, 并且在橫波傳遞過程中具有非常尖銳的頻率特性。表面聲波觸摸屏的觸摸屏部分可以是一塊平面、球面或柱面的玻璃平 板, 安裝在 CRT、LED、LCD或是等離子顯示器屏幕的前面。這塊玻璃平板只是一塊純粹的強化玻璃,沒有任何貼膜和覆蓋層。 玻璃屏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各固定了豎直和水平方向的超聲波 發射換能器, 右上角則固定了兩個相應的超聲波接收換能器, 玻璃屏的四邊刻有由疏到密間隔非常精密的 45 度角反射條紋。在沒有觸摸的時候,接收信號的波形與參照波形完全一樣。當手指觸摸屏幕時,手指吸收了一部分聲波能量,控制器 偵測到接收信號在某一時刻的衰減,由此可以計算出觸摸點 的位置。除了一般觸摸屏都能響應的 x、y 坐標外,表面聲波觸摸屏的特點是它能感知第三軸(z 軸)坐標, 也就是能感知用戶觸摸壓力的大小值,其原理是由接收信號衰減處的衰減 量計算得到。三軸一旦確定,控制器就把它們傳給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