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給佛像貼金?
給佛像貼金是一個很神圣的事情,很多人對佛像貼金并不是很了解,為什么要給佛像貼金?
一、人靠衣裝,佛靠金裝
佛祖在眾人的心中是很神圣的,也是讓我們敬仰膜拜的,從實用的角度講,透過金的金屬穩定性,可以讓佛像保存更久,人們希望通過貼金來祈求好運,祈求順利或是消災免難等。
二、貼金使得佛像更加莊嚴
用金給佛祖做裝飾,可以讓我們感到佛像顯得更加的神圣和崇拜,高大尊貴的貼金佛像,使人一眼就可以被神圣佛像所吸引。
三、金為佛教七寶
佛教有七寶之說,七寶即七種珍寶,又稱七珍,指世間七種珍貴之寶玉,雖然經典所譯的七寶各不盡同,但對于金而言是沒有任何爭議的,當屬七寶。
四、佛的凈土黃金遍滿
極樂世界在《阿彌陀經》中所敘述的是黃金布地,經中這樣說:“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如四大名山的五臺勝境是著名的金色世界。
五、佛的身體是金色的
根據佛教教義,佛的身體是金色的,佛的身體是金色的,如大家熟悉的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身體是金色的,在《贊佛偈》中說:“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很多經典都記載,佛是身體是金色的。比如《法華經》里說“諸佛身金色,百福相莊嚴…”。
由此看來,佛教和黃金有諸多不解之緣,因此佛教很重視用黃金器皿來供養佛菩薩,用黃金來為佛菩薩像貼金。
《觀經》云:
“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
佛后眾生無緣見佛,
唯能見所造佛像,
作為方便中福田。
宏門寺的阿彌陀佛48愿佛像,
已請回新建大殿安座,
阿彌陀佛引導著無量有緣眾生,
出離生死輪回。
但是經過幾年的風蝕,
佛像已有破損斷裂和掉金,
急需修補和貼金。
工程浩大,力難成,
應緣募化,共襄盛舉。
今向廣大信眾發起,
重塑佛像金身的倡議。
為佛像貼金乃大供養,
不僅可積累殊勝的菩提資糧,
還能為父母增福延壽,
為孩子啟智開慧,
為親友帶去無上福德。
普愿天下善信,
共同發心捐贈。
佛像貼金功德
一、佛像頭部貼金
出此善資之人,生生世世,相貌端莊,位高權重,受人敬仰慕。
二、佛像前部和背部貼金
出此善資之人,身體強健,不生病,,遇難呈祥,從事危險工作者應多發善心。
三、佛手貼金
出此善資之人,得佛護佑,如護子女,心想事成,四通八達。
四、佛足貼金
出此善資之人,永脫惡道,不落輪回,位及高官,后祥子孫。
五、護法座騎貼金
出此善資之人,得佛接引,自正佛果,遠離過患,聚大善緣。在五濁末法中,享清靜修行。生活困難總有障礙阻擋的人,應發大善心。
六、佛冠貼金
出此善資之人,若修持佛法,可得法脈親傳之加持為大法王子,諸佛子中又為上首。現世生活一呼百應,聚大威勢,煩惱消盡,心想事成。若想平步青云者,或在學業上一路連科者應大發善心。
七、護法法器貼金
出此善資之人,家庭和睦,父愛子敬,所求如意,自現自應。
八、佛像袈裟貼金
出此善資之人,自得金印著口,戒體沾身,生生世世具大威勢,體貌端正,富澤四方,思翳子孫,所求皆得,世世代代輩存香根,成佛法嗣。全身癱瘓,半身不遂,周身癲癇,經絡不通者或家人不信三寶者,應發大善心。
九、佛像法冠寶石裝飾
出此善資之人,具大威勢,諸佛菩薩護其如護眼珠,出身,非常人所及,心想事成,所求如意。
近年來,金箔美食和金箔護膚全世界,
成為新一代網紅的摯愛。
“食用金箔”在中國發展歷史悠久,
遠在秦漢時代,
就有富豪食用金箔、金粉的記載。
金箔常被添加至食材、
美酒糕點和名貴中成藥中。
不僅彰顯大氣,更發揮金箔的優勢功效。
平日里,你可能會注意到泰國許多佛教寺廟的佛像上都覆蓋著大大小小的金箔,“佛金箔”也被用在許多金屬佛卡上。那么在佛像上貼金箔有什么特別的意義呢?今天讓我給你解釋一下。在泰國,在佛像上貼金箔是一種特殊的儀式行為。貼金箔代表對佛像的高敬意。貼金箔的時候,信徒可以把金箔放在合十的手上,告知佛陀自己的愿望,真誠許愿,信守諾言。
貼在佛像上的金箔位置的不同,也代表了祈禱的不同方面:面:工作順利或人氣旺的魅力;腹:幸運,守財,生活富足;肚臍:創造財富;額頭:打開智慧之門,增加判斷力;胸:個人魅力;手掌:威望和權力;腳:幸福的家庭。
另外,你可能還會注意到,有些佛教卡片上還貼有金箔,有些是僧侶監督時親自貼的,這類佛教卡片的價值往往比較高。另一個是貼金。這樣做有兩種可能。一是善于為祈福或拜佛而付金(這樣做的人比較少,因為在佛卡的流通過程中,很多珍貴的佛卡如果以后付金會受到嚴重影響。甚至可能導致佛陀品牌貶值。另一種是造假者為了掩人耳目,故意把黃金放在假卡上。金箔的技術、位置或呈現方式與僧侶們自己動手放黃金的不同,這需要一些經驗來辨別。
其實,金飾的本質就是金箔裝飾。金箔是中國的傳統民族工藝。它是用黃金制成的,質地柔軟、易切割、穩定、、無味,經13道工序切成條狀后粉碎而成。
在四川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發現了金箔的雛形,但真正的金箔是已有多年歷史的東晉葛軒。南京是公認的金箔生產基地的發源地,其規模和產量居世界五大金箔基地,占世界的30%。金箔裝飾作為我國古建筑傳統裝飾藝術的一朵奇葩,在西藏布達拉宮、武漢黃鶴樓、深圳宏發寺等古剎和名剎中應用了幾千年。在中國唐代文化的鼎盛時期,隨著外來文化的交流和傳播,黃金裝飾藝術也擴展到世界各地:如法國盧浮宮、俄羅斯凡爾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扎伊爾府;甚至在近代歐洲,美國和日本嶄露頭角,就連普通百姓家里的壁畫、畫框、家居用品都是用黃金(金箔)做的,被廣泛滲透。
但真正得到國內裝飾市場的認可和引進,被賓館、飯店、俱樂部、別墅等使用和推廣,20世紀80年代后,特別是近年來中國開放黃金市場并在上海公開交易后,1996年,上海浦東世貿中心選擇了270,屋頂上的000塊金箔作為戶外裝飾材料,在當時引起了建筑界的轟動,褪色。至今,它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裝飾設計大師們贊不絕口。自然,金飾作為的窗口,也會逐步普及。深圳建筑中的金裝選擇雖然起步較晚,但起點很高。特別是1995年以來,以中國福星家貼金工藝公司的品牌,結合特區的城市景觀和建筑特點,深圳逐漸形成了一種潮流和時尚。
典型的是深南大道和彩田南路分別形成了一條貼有金箔招牌的街道。其中,深南大道地王大廈左右兩側的新聞大廈、金鳳城、書店、證券交易開發銀行大廈,以及財天南路聯合廣場、中申花園、福青龍餐廳的招牌、招牌、浮雕、壁畫等均用黃金裝飾。
這不是不可能的
黃金作為一種奢侈品裝飾,用途廣泛,其生產成本也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高。據相關成本數據分析,2克經13道工序錘成金箔,可覆蓋1平方米的裝飾面積(平面),1克黃金經科學加工可拉制出2.3公里長的金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