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時疏果套袋套袋前認真做好疏果工作,一般4米×2米密度的5年生以上的,定果數為每株100~200只,控制畝產在2000千克左右。套袋前先噴1次殺菌劑、殺蟲劑,噴果,以殺死果面菌、蟲。宜采用水劑、粉劑,須控制乳劑使用,因長期使用乳劑易造成藥害和易生果銹。農藥種類以美國的杜邦系列產品為宜,這類農藥對黑斑病、黑星病、銹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套袋在花謝后20天(幼果約蠶豆大時)進行。套袋的順序:先上后下,先內后外。一株樹或一園地套與不套,需要統一,不可有的套,有的不套,以減少噴藥次數。采收時連同果袋一并摘下,待裝箱時再除袋分級。
提高果品質量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主要涉及土、肥、水、氣候、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分級、包裝、貯存等,每一個環節管理不當都會影響果品質量。提高梨樹苗質量的關鍵措施如下:
⑴多施有機肥:每畝施雞糞3方,或每次灌水時沖施腐熟雞糞,改善土壤理化性狀。
⑵采收前15天內控制灌水,以提高果實含糖量。
⑶合理負栽:試驗結果表明,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與產量成反比。因此,每畝產量宜控制在3000公斤左右;
⑷搞好疏花疏果,保留果梗粗壯、果形端正、萼片完整的背側果實;
⑸加強土壤管理,實行苗果園生草,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
梨樹苗簡介:
我國是梨樹苗的主要的發源地之一,另外日本和也是梨樹苗的栽培記錄。白梨,砂梨,秋子梨等都原產與我國。我國栽培梨樹苗的歷史已經四千余年,據統計我國的梨樹苗種植面積已經達到1千萬畝,僅次于蘋果和橘子的種植面積。
梨樹苗干性強,層性較明顯。結果早,結果期長,有些品種2-3年即開始結果,盛果期可維持50年以上。梨多數品種先開花后展葉,少數品種花葉同時開放或先展葉后開花。梨花粉受精后,果實開始發育,花托發育為果肉,子房發育為果心,胚珠發育為種子。果實生長發育過程中,前期主要是細胞分裂,組織分化,后期則是細胞膨大和果肉成熟。果實體積生長曲線成S型。梨根系生長每年有兩個生長高峰:次生長高峰出現在新梢停止生長時;第二次高峰出現在9-10月。在適宜條件下,梨根系可周年生長,無休眠期。
梨樹苗什么時候種植:
1、梨樹苗一般在春季3月中下旬進行種植,這個時間進行移栽梨樹成活率更高;
2、如果在冬季雨水較多的地方,也可以在秋季11月中旬進行移栽,在進行移栽時要適當進行修剪,大概留枝量在2分之一左右即可,也可多留一點根,栽好以后要馬上澆水,一個星期左右再進行澆水。
梨樹的養殖方法
土壤:梨樹對土壤的適應力較強,沒有特別的要求,因此梨樹能夠廣泛栽種。但是土壤條件對梨樹生長還是有影響的,在酸堿呈中性的肥沃砂壤土上種植梨樹效果,有利于梨樹的栽培,結出高產果實。
溫度:梨樹喜溫,生育需要較高溫度,休眠期則需一定低溫。
光照:梨樹性喜陽光,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對梨樹所有器官的生長都有作用。光照不足時會導致梨樹生長速度減慢,梨樹整株發育不良,影響梨樹。尤其在梨樹結果期光照不足,則影響梨樹結果質量。
水分:成熟的梨樹果含水量可達90%,梨樹枝干、葉片和根的含水量也在50%左右,可見水是梨樹生命活動的重中之重。發芽前后一直到開花結果,要適度加大澆水量,若施水不足,容易使花果脫落,采果前不宜多澆水。梨樹果實采摘后可結合秋基肥再次加大失水量。
施肥:對梨樹施肥要以有機肥為主,根據施肥時間差別可分為基肥、追肥兩步。以農家肥為基肥,在秋梢停長后施用。次施用追肥在萌芽天左右,以氮肥為主;第二次給梨樹追肥在花芽分化及果實膨大時期,以磷、鉀肥為主;第三次梨樹追肥在梨子生長后期,以鉀肥為主。其余時間對梨樹施肥要依據土壤條件和梨樹生長狀況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