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張的機械性能有抗張強度、撕裂度等。紙張的抗張強度對書刊用紙,尤其是高速數字印刷機壓印用紙非常重要,如果紙張抗張強度低,會出現掉毛、掉粉現象,印刷品光澤度也會降低。數字印刷用紙需要具有較高的內撕裂度和邊撕裂度,這是因為在數字印刷中,紙張容易發生折斷、撕裂等現象,降低印刷效率和印刷質量。
光學性能
紙張光學性能有白度、光澤度和不透明度等。數字印刷對紙張的光澤度要求較為嚴格,無論是采用快干油墨還是慢干油墨,印刷品的光澤度都會隨紙張光澤度的增加而增加。但紙張光澤度高并不意味著印刷品的光澤度高,其還受到紙張印刷平滑度的影響。紙張光澤的均勻性比光澤的平均水平更重要。
印刷品類型不同,對紙張不透明度的要求也不一樣。為防止人們閱讀時看到紙張背面的圖文,雜志、書刊用紙的不透明度越高越好。標簽、貨單等對印刷品的用紙不透明度要求不高,只要不發生透印即可。
存在問題
條與盒包裝紙翹曲按方向分為縱向翹曲、橫向翹曲、扭曲變形3種類型,如圖1~3。根據用戶要求,條與盒包裝紙翹曲度需滿足《條與盒包裝紙翹曲度的技術指標》(如表1),通過上機包裝實驗以及統計分析,紙張翹曲主要影響商標紙包裝時吸取不下、吸取后歪斜,高速包裝機影響表現為導軌上、S軌道上無商標紙,中速包裝機影響表現為商標紙吸取堵塞、轉盤上沒有商標紙、導軌上缺商標紙。
紙張含水量控制
紙張含水量的變化影響紙張的變形。在生產過程中,紙張失水過多,紙張就會向下變形,向下翹曲;相反,紙張吸水過多,紙張就會向上變形,向上翹曲。紙張含水量的控制有兩個方面,一是對原紙含水量的控制,二是調整紙張背面的封閉效果,降低紙張對環境的敏感性。通過試驗,我們發現,原紙含水量越大,加工出的產品翹曲度越小,
在生產過程中,我們將原紙含水量提高到7.8%,背涂量提高到5.3g/m2,對加工產品進行測量統計分析發現,產品翹曲度符合標準。考慮到產品包裝的挺度和粘膠性,轉移卡紙含水量一般控制在6.5%±1.5%范圍內。為產品不翹曲,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控制好生產環境的溫濕度。在生產加工運輸的各個環節,對產品采用全包裹纏繞防護,保持紙張含水量的穩定性,達到減少產品翹曲度的目的。
局部UV工藝
局部UV工藝可通過網印或柔印工藝實現,是印刷品表面整飾工藝的一種,通過對包裝表面圖文局部涂布UV光油來提升印刷品的炫彩效果,上光圖案與周邊圖案相比顯得鮮艷、亮麗、立體感強,能產生特的藝術效果。
逆向磨砂
逆向磨砂工藝需要通過若干次特殊的底油或光油處理才能完成,也有人把它稱為逆向上光工藝,將它看做是局部上光的一種新工藝。該工藝是將印品按照正常的色序印刷后,在油墨干燥或固化基礎上,采用膠印連線(或脫機)方式在不需要高亮度的局部區域印上一層特種底油,待底油完全干燥后再以滿版方式在整個印刷品表面涂布UV光油。
這樣在UV光油和底油接觸的區域發生內聚反應,形成小顆粒狀的墨膜,構成啞光或磨砂毛面,而在未印刷底油的UV上光區域形成高光澤的鏡面。印刷品表面終形成局部高光澤和局部磨砂低光澤區域。兩種完全不同的光澤效果實現局部圖像的高反差效果,點綴和了具有光澤鏡面的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