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多孩子的學習進度低下,是因為強迫性思維導致的。也就是大腦內耗,導致學習思考能力受阻或下降。
學習力的提高,不僅要掃清外來路障,更要幫孩子分析和解決我們看不見但孩子自己能感覺到的內在阻力。
比如13歲左右的青春期男孩有性的沖動。按理這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但有的孩子卻認為不道德不合理,繼而極力控制,結果反而導致惡性后果,地影響學習效果。
只有解決心理顧慮,才能輕裝上陣,否則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少學霸型的孩子,就是因為某些“想排除卻又排除不了”強迫思維,致使精神不堪重負,艱難爬行,事半功倍。
少年強,國家強。少年夢,有美夢,也有噩夢。
當時看到學校發來的,聽到孩子在那邊表現得那么聽話,家長欣們喜若狂,以為總算找對了路。于是大聲疾呼,鄰居得知后,左哄右騙,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去。
結果兩個孩子回家后,都把自己家的房門踢壞了,其中一個差點把家里放火燒了。
家長對此很不理解。
孩子心里有委屈,思想有疙瘩,父母不去安撫孩子,不幫孩子解開思想疙瘩,想,采取武斷的辦法,是行不通的。
因為人不像動物,可以通過武力馴化,人有思想認知。
心病還需心藥醫。要溫暖孩子的心,打開孩子的思想疙瘩。
不是靠武力蠻干,也不是靠喊口號,而是靠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
希望大家都醒醒,不要光看問題的表面,要看實質變化,看長遠。
如何從心理學角度解釋重度抑郁癥?
知友:抑郁癥發展到什么程度才能稱之為重度抑郁癥呢?有沒有除藥物治療以外的其他方法幫助患者朋友康復?
站在西方(現代)心理學的角度去解釋,抑郁癥的輕重,就看抑郁癥的癥狀輕重。比如情緒化或者軀體化嚴不嚴重?心里沖突的時間、折騰的程度、心理痛苦有多久?癥狀是否泛化?社會功能障礙嚴不嚴重?
根據許又新教授的觀點,可以從“時間、是否泛化、社會功能”三個維度對抑郁癥輕重進行劃分——輕度、中度、重度。
中國本土心理學不一樣,不是根據抑郁癥的癥狀輕重或癥狀的多少,而是根據思想偏執的程度——與常態思想偏離的角度和長度的大小進行劃分。至于抑郁的時間多久,對社會功能的影響有多大?
我們不是根據這個來評估,而是根據來訪者的思想偏執和態度來診斷。
一般來說,抑郁癥患者的思想偏離越久,其思想越偏執,越僵化,他的抑郁癥可以說是達到了重度。
這就是古人說的: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一個人只要有正確的思想態度,不管其心里痛苦了多久、多厲害,哪怕痛苦得自傷自殺,也不管其社會功能損傷多大,哪怕是已經躺平,我們也不能說其有抑郁癥,也許他只是一種抑郁情緒而已。
因為抑郁癥和抑郁情緒迥然不同,就在心理有無沖突(詳見筆者的同類文章)。
既然如此,抑郁癥還有輕重之分嗎?
沒有,抑郁癥只有思想偏執程度。
聞道夕可死,只要一朝解放思想,陰霾只會散盡。觀念改變了,思想轉變后,人很快就會振作起來。
雖然軀體化癥狀看起來是客觀的,但是它卻不能通過B超、CT等醫學手段測量,只能根據患者的感受進行陳述。因此,抑郁癥的所謂軀體化并非器質性癥狀,實際上只是神經癥狀。
既然如此,心病心藥醫。抑郁癥不是通過什么藥物或行為方法可以治好的。
但藥物在抑郁癥的治療或康復過程中,可以起穩定情緒的輔助作用。
孩子的忍耐,像三峽大壩,把長江水堵得那么高,要承受多大的壓力!
善良懂事的孩子,總是不想給別人添加煩惱,總是會用自己的軀體為“大壩”,拼命壓抑自己的情緒,結果給自己的身心造成了的損傷。
事實上,孩子現在不想動了,因為身心能量消耗殆盡。
“我想發泄,我想解恨,但是我自己知道,我不能這樣。我總是用道德來綁架自己,現在到了忍無可忍,已經無法再忍了。”
心里憋得太久,像身負重荷、日夜兼程的駱駝,已經不堪重負,垮了下來,
動不了啦。
軀體已經坍塌了,累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