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石雕文化的發傳承和發展,石雕的藝術不斷的適應人們生活的要求和感受,不同時代的動物石雕,有著不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現代時代動物石雕就表達出人們對動物的喜歡和關愛。動物石雕的出現其實在一個方面也是體現出動物在地球上有著自己特的意義和特殊的地位,沒有了動物人類也是不會生存的,這是一個鏈條,誰也離不開誰。
龜: 龜為水生動物,但又能爬上岸來在陸地上呆一些時候,它不像魚、蝦一出水就不能生存。龜背長有硬甲,遇外界侵犯時,可將龜頭和四肢縮至甲売內以自衛。龜甲在古代常作占ト吉兇之用,并將所占事項和ト辭刻記在甲上,稱甲骨文,成為早期文字和歷史的重要資料。龜在獸類中屬壽命較長的一種,很早就與龍、鳳、虎并列為四神獸之一,所以龜具有神圣與的象征意義。在磚、石材料的構件上,除了用龜作石碑的基座之外,很少用它的整體形象作裝飾,而常見的是用龜背上的六角形,稱龜背紋,作為裝飾紋樣。這種龜背紋相互連結在一起,常作為裝飾的底紋出現在磚、石構件上。
動物大象相對獅子而言,顯得更加親民,大象是性情溫順的食草動物,天資聰穎;是一種十分通人性的大型動物。大象體型龐大,但是性格卻十分溫和;其忠厚沉穩的特性與張牙舞爪的獅子形成鮮明的對比。況且,中國人十分樂意巧用漢字的諧音表達,石大象的“象”諧音“祥”,因此,石雕大象是智慧、力量、團結的象征,通過諧音可以寓意吉祥如意、國泰民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