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有限元三維仿真計算分析可知,集水槽壁板豎向及水平向同時承受彎矩和拉力,應按拉彎構件進行結構設計;能準確計算出暗框架各構件所受的彎矩、拉力或壓力,對暗框架進行優化設計,減少集水槽混凝土工程量,節省工程造價。
集水槽為地面式鋼筋混凝土結構,位于高位收水冷卻塔收水裝置下。其所受荷載為:自重: 25 kN/m集水槽內水壓力: 為水深的線性函數,大為140 kN/m風荷載:基本風壓:0.40 kPa集中荷載:單層配水槽傳來的集中荷載。集水槽內水壓力作為面荷載作用于集水槽側壁及底板,風荷載作為面荷載作用于集水槽側壁,單層配水槽傳來的集中荷載作用于集水槽暗框架頂梁上。
集水槽整體位移變形可以看出,集水槽暗框架在⑥軸線變形大,集水槽壁板在①、②與⑤、⑥軸線之間變形大。集水槽的大變形約為14 mm。集水槽壁板內力分析取①、②軸線跨中(X=10.4 m)、⑤、⑥軸線跨中(X=43.2 m) 及沿集水槽高度方向(Z=5.0 m) 處進行內力分析。集水槽壁板豎向、水平向均同時承受拉力和彎矩。水平向所受拉力大于豎向,越靠近集水槽底部,水壓力越大,水平向所受約束也約大,所受的拉力越大,大拉了為657 kN/m,彎矩大約-267 kN · m/m。
集水槽是用來均勻收集溢面清水的設備,主要用于沉淀池的出水端,常采用條形孔式或鋸齒式。特點:集水槽槽體采用不銹鋼板經大型數控設備剪切、冷沖、焊接而成。具有高強度,,耐腐蝕,外形美觀,使用壽命長,安裝簡便等特點。
集水槽有限元分析時分三種工況設計: 工況1 :集水槽修建完成后,未投入運行,僅受風荷載。 工況2:集水槽修建完成后,投入正常運行,不受風荷載。 工況3:集水槽修建完成后,投入正常運行,受風荷載。 內力分析中,取以上3 種工況中不利組合進行結構設計。
高位收水冷卻塔集水槽為地面式鋼筋混凝土結構。集水槽壁板和暗框架作為一個整體共同承受槽內水壓力、風荷載及單層配水槽傳來的集中荷載。采用傳統的平面假定計算方法難以準確計算出集水槽壁板所受拉力,進行變截面設計;不能對暗框架進行優化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