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產亞洲,廣植于熱帶地區。中國廣東、廣西、湖南、福建、江西、浙江、江蘇、湖北、河南、河北、山東、安徽、陜西、四川、云南、貴州及吉林均有生長或栽培;半陰生,喜生于肥沃濕潤的土壤上,也能耐旱,不論鈣質土或酸性土都生長良好。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7米;樹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枝干多扭曲,小枝纖細,具4棱,略成翅狀。葉互生或有時對生,紙質,橢圓形、闊矩圓形或倒卵形,長2.5-7厘米,寬1.5-4厘米,短尖或鈍形,有時微凹,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無毛或下面沿中脈有微柔毛,側脈3-7對,小脈不明顯;無柄或葉柄很短。
在6-8月份,將1-2年枝條適當摘除葉片,拉彎埋入土壤中時,對枝條進行環剝處理,45天后生根,剪斷母體,分離培養。另外,可對當年生木質化硬枝適當撤除葉片,環剝枝條后覆苔蘚或腐熟鋸末,適當澆水保濕,用塑料袋包扎,45天后生根后剪下,定植在苗床,澆透水,每天噴水2-3次,一月后進入常規養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