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時掐絲琺瑯的生產基地除清宮內務府造辦處琺瑯作外,尚有廣州、揚州等重要產地,這兩地燒制的掐絲琺瑯器,一方面受宮廷工藝的影響,按照樣款,燒制內廷所需物件;另一方面由于地域差異,又帶有明顯的地方特色。乾隆時期,揚州曾燒制了天球瓶、桌燈、尊等諸多品種琺瑯器貢進內廷。揚州的掐絲琺瑯器造型別具一格,琺瑯釉色偏冷,喜用綠、藍色,色彩對比強烈。掐絲線條纖細,技法嫻熟,器物造型、色彩以及掐絲技法與內廷風格迥異。
清代初期的景泰藍缺乏性,無論造型、色彩和裝飾大都沿襲了明代的風格。清代中后期,由于宮廷的,對景泰藍的影響很大,這時期的作品造型豐富,除器皿造型外還有立體的建筑物、屏風、桌椅、動物造型和實用物等。可以說清代中期開始,景泰藍在表現內容上,走上了一個新的紀元。其裝飾題材廣泛,像勾子蓮、龍鳳、吉祥花鳥等圖案,色彩也較明代豐富起來。清代對景泰藍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由于景泰藍在清中期以前大都為宮廷所供奉,所以就它的造型、裝飾、色彩及做工而言,總體感覺過于繁瑣、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