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生物防治為主,輔以化學防治或其他措施
生物防治的內容包括以蟲治蟲、以菌治蟲、保護青蛙、蜘蛛等天敵在一些開放的環境中,青蛙、蜘蛛等作為蚊子的天敵也能被有效利用。2.以預防為主,輔以化學防治或其他措施
在防治蚊蠅等衛生害蟲方面,消滅孳生地是一項重要措施,要積極做好管積水、管糞便、改廁所、改爐灶和發展沼氣生產。
3.多種措施綜合利用
這是普遍采用的一種類型,優點是可以根據益害蟲的蟲情和當時的環境條件,因地制宜通過綜合利用幾種措施防治害蟲,在措施安排上能靈活機動,做到有主有輔。但由于防治對象多,措施多,需更多地考慮協調各種措施之間的關系,發揮其相輔相成的作用,進而化繁為簡。
四川地區滅老鼠、滅蟑螂、滅白蟻、滅跳蚤、滅蚊子、滅蒼蠅、四害消殺服務、病媒生物防治服務、有害生物防治服務、消毒服務、殺蟲服務!
殺蟲藥劑是農藥中的一類,用于控制農、林業害蟲及病媒昆蟲的化合物或生物。自從《寂靜的春天》出版以來,從環境友善出發的農藥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
1.傳統的化學農藥正在不斷地向環境友善方向發展
隨著農藥對環境日益嚴重的影響,部門對環境也越來越重視,同時也激勵了農藥工作者開發研制對環境友善的農藥,發展對環境友善的施藥技術。農藥的使用劑量由代無機農藥的十幾公斤、幾十公斤/公頃到目前的幾克、幾十克/公頃,說明農藥在向化發展,從而減少了對環境的影響。對非靶標生物的毒性一直在降低,由過去的無選擇性到目前的強選擇性,有些藥劑對高等動物基本,有些新型藥劑對天敵有保護作用。
蜚蠊類
蜚為漸變態昆蟲,分布廣泛,其中多數種類在戶外生活,野外生活的蜚喜潮濕,常在土中、石下、樹皮下等處發現其蹤跡。也有一些生活在室內,室內生活的蜚蠊色澤較暗,不善于飛行,常常夜間活動,白天在陰暗處躲避。蜚蠊食性雜,尤其偏好糖和淀粉物質,在取食的過程中可污染食物、衣物和生活用具,并且傳播病菌和寄生蟲,是主要的衛生害蟲。但是也有些種類可入藥,少數可危害農作物。
1.卵的習性
,一般,卵生于卵鞘,卵鞘質地堅硬,有良好的保濕性能,并緊密附著在隱蔽處所的物體褶縫間,不易脫落,不易被破壞,也不易受天敵侵害,所以一般蜚的卵粒在卵鞘內的存活力和孵化率相當高,給防治帶來很大困難。蜚蠊可以以卵鞘、4齡若蟲、幼齡若蟲等形式越冬;在越冬期間,卵鞘的存活率高,4齡若蟲次之,幼齡若蟲的存活率低因此,阻止卵鞘越冬是控制蜚蠊類昆蟲危害的重要環節。
大多數種類的蜚蠊生活在野外的各種環境中,喜溫濕條件,廣泛分布于熱帶非洲和南美洲等濕熱地帶。有些種類終生棲息在巖洞中,因為長期在黑暗中生活,晝夜活動節律消失,對溫濕度的適應范圍很窄,復眼和翅都已退化,許多習性還保持著原始狀態。
合現在室內常見的蜚蠊,初也是隨人的活動由野外進入室內的,如德國小蠊和東方蜚蠊,它們至今仍然兼營室外和室內生活。室外的蜚蠊喜潮濕溫暖、有機質和腐敗物質豐富的場所,常棲息于礦道、隧道、動物洞穴、昆蟲巢穴、樹洞、朽木、落葉層等處。室內的蜚蠊白天隱藏在縫隙和陰暗角落,尤以廚房、爐灶附近、廁所、水槽下、儲藏室、碗柜衣柜等隱蔽處所多,晚上出來活動,晝夜活動節律明顯。
蜚蠊食性雜,一切有機物質均可取食,可食動物質、植物質、腐敗物質,尤其嗜食淀粉質或油脂類。現在常見的美洲大蠊還可以危害黃瓜、馬鈴薯、煙草、棕櫚、蕨類、百合等植物。復雜的食性說明無論在室內還是室外,蜚蠊中,很多種類都有較強的生存能力,從室內逃逸出的蜚蠊仍有再次侵入室內的危險。
攝食與吸血習性
為了繁殖和不斷補充生命活動過程中消耗的能量,成蚊攝食補充營養物質。蚊類中雌蚊一般都吸血,也會取食一些植物汁液、花蜜等雄蚊僅以植物汁液、花蜜等為食,一般不吸血。吸血蚊類如果不吸血僅取食蜂蜜、糖類等,一般不能產卵,但也可存活數周。蚊蟲雌性多數都具有嗜血性,吸血活動開始多為人、動物身體上散發出來的氣味所吸引吸血蚊對血源有明顯的選擇性和適應性,可分為嗜動物血型、嗜人血型以及兼嗜人和動物血型。一般羽化后大約一天的雌蚊就開始吸血,但每次吸血時間因蚊種不同而有差異。如中華按蚊吸人血3min,而吸牛血4~5min;三帶喙庫蚊吸人血需2~3min,吸牛血3~7min。此外,光照、濕度、溫度對吸血活動的影響也很大。在晚上蚊類吸血活動頻繁適宜濕度為70%~80%;適宜溫度為26~35℃,溫度低于15℃時蚊類不吸血,40℃時活動減弱,甚至致死!
分布在中國的鼠類多達100余種,從形態到生活習性相互差別很大居民區、森林、草原、農田、荒漠等均有鼠類棲息。不過,在居民區里典型的家棲性鼠類只有3種,即褐家鼠、小家鼠和黃胸鼠,此外,偶爾進入居民區的多為體型較小的野鼠和屬于食蟲目的小型獸類。根據目前情況,由有害生物防制員負責治理的,主要是居民區及其周圍的鼠類尤以家鼠為。故下面以家鼠為代表,簡單介紹其主要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