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器械既已歸于醫療器械,按照器械的相關處理規范進行全流程操作,且需由已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醫療機構進行處理,未取得許可證的洗滌公司只可處理剩余傳統醫用織物/棉質敷料等。
相對傳統洗滌公司,軟器械既已歸于醫療器械,按照器械的相關處理規范進行全流程操作,且需由已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醫療機構進行處理,未取得許可證的洗滌公司只可處理剩余傳統醫用織物/棉質敷料等。
相對傳統洗滌公司,醫療軟器械消毒供應中心所遵循標準如下:
WS/T 508-2016醫院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技術規范
WS 310.1-2016醫院消毒供應中心部分:管理規范
WS 310.2-2016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滅菌技術操作規范
WS 310.3-2016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三部分:清洗消毒及滅菌效果監測標準
醫療消毒供應中心基本標準(試行)
醫療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試行)
醫療洗消中心建筑的要求(包括選址、分區、布局、建筑材料衛生要求)、基礎設施資源要求、洗滌車間的要求、作業環境資源要求等,提煉了醫用織物洗滌過程中洗滌用水、洗滌劑、消毒劑的關鍵要求。醫療洗滌工廠規劃設計針對醫療行業的要求,歸納出醫用織物的標識和可追溯管理方法,嚴格定義了醫用織物的物流配送管理,從收集、運送、存儲條件。對于社會關心的環境管理與廢棄物管理,圍繞污水、污物、廢氣三要素進行環境保護方面的政策闡述。
WS310《醫院消毒供應中心》
WS/T 311《醫院隔離技術規范》
WS/T 313-2009《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
WS/T 367-2012《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
WS/T 368-2012《醫療空氣凈化管理規范》
WS/T 508-2016《醫院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技術規范》
WS/T 512《醫療機構環境表面清潔與消毒管理規范》
YY/T 0506-2005《病人、醫護人員和器械用手術單、手術衣和潔凈服》
《醫院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技術規范》要求,中醫療洗滌洗衣房污染區和清潔區之間需要設置完全隔離屏障,即通過隔離式洗衣機和隔離墻將洗衣房分為“潔凈區”和“非潔凈區”兩個立的操作區間。洗滌物由位于“非潔凈區”一側的裝料門裝入,洗滌完畢后從位于“潔凈區”一側的卸料門出,避免潔凈洗滌后的二次污染和交叉感染。在這樣的客觀前提下,衛生隔離式水洗設備應運發展。
洗滌中心是醫院后勤的主要組成部分,主要負責清洗、熨燙、干燥醫院內病人(包括傳染性)的被服、枕巾、衣服、床單和醫務人員的一般工作服和被服等。因清洗的織物覆蓋范圍廣,故洗滌中心對清潔織物的程度很大的影響了醫院感控的質量,自然,也就對醫療洗滌的化程度要求較高。
WS/T 508—2016《醫院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技術規范》(以下簡稱《規范》或“標準”或本標準)為我們提供了系統的、完整的、制度化的管理依據。
醫院抹布拖把清洗消毒系統解決方案從降低環境清潔工具可能帶來的醫院感染風險入手,建立立的拖把抹布集中清洗消毒中心,制訂標準化(SOP)操作流程,經過集中清洗消毒、烘干、整理和配送,開啟了集約化的配供新模式。流程:收取→預處理→清洗→烘干→整理→發放。即每日派專人到全院各診療單元將使用過的拖把抹布集中收取至清洗消毒中心,嚴格按污染區和半污染區的分類原則,分別將拖把頭和抹布進行預處理,對ICU、各重癥監護室等特別區域的拖把頭和抹布也按相關標準預消毒。隨后按不同顏色布巾分類后,放入洗衣機集中作清洗(兼有高溫消毒功能),放入烘干機進行烘干,取出后再作整理修補后,采用收納箱送至臨床各診療單元供保潔員使用。清洗消毒嚴格按照《醫院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技術規范》進行操作。污物分揀區清洗消毒烘干區布巾、地巾清洗消毒、烘干及儲存工作人員清洗烘干后分揀在科室分層擺放。
《醫院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技術規范》(WS/T508-2016)醫療洗消,污物與潔凈織物空氣隔離的要求,提高了對整個洗滌工廠設備的要求。
隔離式洗衣機是針對傳染病織物以及孕婦、嬰幼兒織物洗滌的剛需,須確保這幾類織物用醫用隔離式洗衣機進行洗滌。感染類織物須要在立的傳染病區域用隔離式洗衣機進行洗滌消毒。
穩定的蒸汽源是洗滌過程的保障,是用高溫進行消毒,然后是確保洗化料在一定的溫度下達到佳的洗滌效果。
污水處理設備是環保剛需,洗滌工廠的污水排放量很大,約為洗滌重量的 8~10 倍,因此,要根據現有工廠的生產總量去確認是否配備有符合生產要求的污水處理設備。
衛生隔離式洗脫機將污染布草的入倉和潔凈布草的出倉做了空間上的分離,潔凈布草不再進入污染區,大大降低了再次被污染的可能性。
使用衛生隔離式洗脫機,要建立一個衛生隔離式洗衣房。衛生隔離式洗衣房與普通洗衣房為顯著的不同是整個洗衣房嚴格劃分為潔凈區和臟污區。在設計要求上,需要將潔凈區、人員凈化、物料凈化和其他輔助用房進行分區布置。同時應考慮生產操作、工藝設備安裝和維修、氣流組織形式、管線布置以及凈化空氣調節系統等各種技術設施的綜合協調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