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計量檢定工作,特別是壓力表檢定的檢定員,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除了配備二次儀表外,還要配一些通用儀表,該表的互換性往往不強。本人摸索出一種幾何方法,調整速度快,線性好、準確度高。經實際檢驗,在振動小、干燥、無腐蝕性氣體的場合使用,半年內各項指標穩定、性能可靠。
自動化集成無損檢測技術的發展過程大致可以概括為三個階段:儀器組合集成技術、功能模塊集成技術和機電一體化集成技術。階段儀器組合集成技術 0早的儀器組合集成無損檢測技術是將不同檢測方法的檢測儀器進行簡單拼湊組合,組裝成可實現兩種或多種檢測方法的一體機。儀器中,不同檢測方法之間沒有數據交互或其它功能模塊的關聯。由于該技術只是兩種或者多種檢測設備的簡單疊加組合,所以儀器的體積和重量并未精簡,實現的功能也較簡單。
如何確定電子天平的閃變點 工作中怎么確定電子天平的閃變點,可以通過下面幾個實例加以說明。 案例1 已知一臺電子天平的檢定標尺分度值e=d=1g,此天平屬于e<5d,應考慮引進修正誤差。當我們用一個實際質量為200.0g的標準砝碼,加放到電子天平的秤盤上時,電子天平的顯示值為200g。然后,逐漸在電子天平的秤盤上輕緩地添加1/10d(100mg)的標準砝碼,當我們加到400mg(ΔL)時,電子天平的顯示數字發生了在200g和201g交替顯示的情況,即閃變點。試問在200g標準砝碼放在秤盤上時的電子天平的閃變點是多少? 因為ΔL=400mg=0.4g,所以,此電子天平在200g載荷下的閃變點ΔL為0.4g。
對所測量到的其數據都要經過特定的程序進行處理,這樣才能得到之后人們使用的數據。在對數據進行處理時,要是只是簡單的依照近似關系進行數據的處理會導致終要使用的數據出現一定的誤差,因此,在數據處理方面誤差是要解決的問題。數據方面出現誤差和數據有效數字、數字的修約以及運算規則都有很大的關系。在對數據進行處理時,要是建立數學模型和使用數學處理方法,要對測量方法以及數據的精度進行考慮,原始記錄中數據處理要按照相關的規程規范來進行執行,誤差和不確定度的表達也要按照相關的規范來表示,在證書中也要給出測量的不確定度,這樣能夠更好的體現所測量值的范圍。
檢定證書是日后查詢檢定質量、對計量器具運行狀態以及檢定質量申訴以及爭議的主要依據,對檢定原始記錄進行保存,在保存過程中,保存期可能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例如顧客需求或者是相關的法規制度,因此,保存期一般不少于兩個檢定周期。在對檢定原始記錄保存地點進行選擇時,一定要其有良好的環境,記錄不會出現損壞以及丟失的情況,這樣才能記錄隨時可用。
電能表因檢修方法不當造成誤差偏大的原因很多,因此要求檢修人員找準關鍵原因,正確運用工作中的調修經驗和技巧,使誤差掌握在可控范圍內,減小誤差來源。正確的檢修方法能使各調整點整體性能相互協調,保留一定的調整余量,在檢修中依靠誤差調整裝置,而不是過分地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