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式瓦是相對我國傳統的粘土瓦而言的陶瓷瓦,其主要流行于歐美和日本等國。西式瓦花色品種較多,有日式S型瓦、西班牙瓦、羅米克瓦、文化瓦、別墅瓦、花瓦等。由于西式瓦的低吸水性、眾多的款式及豐富的顏色,決定了西式瓦的用途和發展前景。 業內人士認為,西式瓦潛力很大。
全瓷西式瓦的成型方法,一般采用擠制成型、手工印坯、注漿成型等方法。
1、擠型成型
全瓷西式瓦的普通瓦件筒瓦、板瓦采用擠制成型,擠坯機(TCL350真空擠出機)是在攪泥機的出泥口加裝一個與坯體尺寸相同的機頭,攪泥要求真空度大于0.12Mpa,坯泥水分小于18%。待坯擠出后,用鋼絲切成瓦坯,放支架上晾干、修坯、干燥后燒成。
2、手工成型和注漿成型
全瓷西式瓦中的勾頭,滴水瓦件以及走獸、釘帽、花窗和正吻、垂獸等構件采用手工成型或注漿成型。手工成型是將坯泥拍打成泥餅,在石膏模內壓印出有花紋的坯體,稍干后起坯貼接,將工作面修整打光。手工成型的泥料水分為22%。
西式瓦[濕式施工法]
1、在混泥土屋面上用20mm厚1:2.5水泥沙漿找平,天溝出需預留200mm寬度,深20mm找平。
2、在干燥的基層上做好防水層,可使用彈性防水涂料或坡度大時使用剛性防水層(在找平層水泥沙漿中加入防水劑),以防施工不良照成 屋面滲漏。
3、根據西式瓦片實際尺寸,如圖一所示,在準備好的基層上彈分格線,要求橫縱兩線交叉成90角,檐口處瓦片應伸出檐口50-70mm。
4、瓦片按從左到右、自上而下的順序用水泥混合砂漿在瓦谷底部鋪貼,坡度大時需用水泥鋼釘固定,以防瓦片下滑。
西式瓦在日本、歐洲等國家比較流行,特別適合裝修立的樓房或是小別墅類型的建筑。不過,消費者在選擇時還是應該從承重力、外觀以及瓦的特性出來
(1)承重力
西式瓦是在高溫上燒制而成,所以瓦片的不僅承重力大而且強度高,相比于傳統的水泥瓦,可以承重大于奔上200公斤的強度。所以,消費者在選擇時應該選擇承重力較大的西式瓦。
(2)性能
西式瓦在高溫下燒制所以有著較強的防火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暴風的襲擊所造成傷害。此外,耐寒、隔熱等都是西式瓦性能的體現,所以消費者在選擇時可以在現場試驗一下。
(3)外觀
外觀是可以直接體現出瓦片的質量,所以消費者挑選時應該注意西式瓦的表面有無細孔、裂縫以及變形。
西式瓦的固定方式主要有釘鋼釘、扎線及灰漿墊底三種,可依屋面情況配合選用,其材料規格如下:
1、瓦釘:使用直徑約3.5mm鋼釘,長度足以深入掛瓦條的厚度大約3/4的尺寸。檐口瓦、邊瓦每片均應釘鋼釘。
2、掛瓦條:使用寬3Omm、高15mm直紋杉木。(經防腐處理為(佳)。
3、絮線:使用直徑0.9mm(22#)防銹鐵線。
4、灰漿:水泥、熟石灰和砂,按照1:3:5的比例加水調成糊狀;使用在屋脊部位,可加少許麻絨減少龜裂。
5、色料:按瓦面顏色采購色料,調配在白水泥灰漿內,拌合成接近瓦的顏色,作抹縫灰漿使用。
6、導水溝板:配合屋面交接惜況選用,以防銹金屬材料為佳。
施工順序
1.橫向放樣:按照施工圖標出正確的尺寸調整好。做到不工瓦為準。
2.釘瓦條:由檐口起、釘好瓦條、瓦條接口處可留10cm的空隙,以便排出濕氣。
3.縱向放樣:標出正確的尺寸調整好。
4.蓋屋面:按順序排由檐口起,沿著縱向黑線,一般習慣依序蓋:
S2-S1-S3--S4-S盾-S12-s5-s13.
5.蓋屋脊:屋面蓋完后,緊靠兩側的S1瓦之間需留出180mm的空隙,內墊灰漿,再在兩旁S1瓦上線砌一直S盾瓦,稍后再在S盾瓦頂砌上S5(瓦筒),用色料灰漿填抹灰漿縫后完成。
6.清潔瓦的灰漿,每天在完工部分安裝瓦件,及上色料工序后,要用干棉紗抹干瓦面,保持瓦面的清潔,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