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警能力單一,異常響應滯后
傳統界樁不具備實時監測功能,當發生移位、傾斜或破壞時,無法主動觸發報警,依賴人工定期巡查發現異常,導致問題處理存在時間差。尤其在大面積管轄區域,巡檢頻次有限,部分異常情況可能在數小時甚至數天后才被察覺,增加了管理成本與風險處置難度。
智慧界樁系統六大核心優勢
智能終端多維感知,實時捕捉邊界動態
借助物聯網、北斗定位及可視化手段,電子界樁可通過4G傳輸遠程監控自身的所有狀態變化信息,包括溫濕度、紅外感應及高清抓拍、電源電壓、姿態變化、信號強度、異常狀態、設備編號、設備報警記錄等等,問題發現及時、決策及時,有效解決監管效率低下問題。
低功耗長續航設計,更持久更穩定運行
界樁設備采用大容量鋰亞硫酰氯電池在無外接電源場景下可持續工作 2-3 年,支持太陽能供電擴展。設備擁有IP68 防水等級與 - 20℃~+70℃寬溫適應能力,確保在野外復雜環境中穩定運行。
公專融合網絡覆蓋,全域數據無死角傳輸
在4G/5G覆蓋區域,界樁終端通過公網直連云端,實時上傳監測數據;針對偏遠無公網區域,部署窄帶DMR專網基站,支持多級中繼傳輸,遠通信距離可達百公里,搭配光伏太陽能供電與防雷接地設計,構建“公網+專網”無縫覆蓋的通信體系,確保數據傳輸穩定可靠。
礦區/園區周界:對礦區邊界、工業園區圍欄進行智能化改造,實時預警非法入侵,聯動視頻監控鎖定目標,保障區域安全與資產完整。
河道水庫監控:結合水位傳感器與視頻監控,實時監測水位異常與周邊活動,為防汛抗旱與水資源管理提供實時數據。
城市精細化管理
戶外資產監測:對古樹\文物\廣告牌等部署振動與傾斜傳感器,實時預警傾倒、盜竊風險,實現城市公共設施的智能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