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新栽國槐如何剪枝?有哪些注意事項
國槐是重要的園林綠化樹種,其冠大蔭濃,且有文化底蘊和歷史積淀,是受歡迎的樹種之一。筆者在多地考察中發現,不少新栽植于綠地的國槐修剪不得法,存在一些問題,現將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總結歸納如下,供讀者參考。
定干高度和分枝點的關系不明確 定干高度是國槐長到一定高度后,對主干進行短截的高度,在當前常見的定干高度為2.8米或者3米。而分枝點則是樹干上離地表近的那個主枝的高度。可以說,這兩個概念都是很明確的,分枝點的高度是要低于定干高度的。但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國槐的定干高度和分枝點基本一致,這種現象被稱為“一撮毛”,也就是說我們留的主枝都緊鄰定干剪口,且在一個軌跡上。可以說,這種現象為普遍,對國槐的銷售品相和應用也有一定影響,更為嚴重的是,這樣選留主枝,會降低樹體的抗風和抗雪載荷能力,遇到強對流天氣和大雪時,主枝和主干極容易發生劈裂。
對策分枝點應低于定干高度,所選留的主枝上下錯落,一定不能在一個軌跡上。
主枝選留數量不科學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常可以看到三種情況,一是選留主枝過少,只保留了2個,成為了“架子”;二是主枝過多,剪口下的枝條沒有及時進行選留;三是一味照搬“三股六叉十二枝”,不顧樹形美觀與否,只保留3個主枝。
對策 “架子”既不美觀,也降低了樹冠抗風和抗雪能力。而過多地保留主枝,終會影響銷售品相,也會影響主枝的生長。此外,一味強求保留3個主枝也是不正確的。一般來說國槐的主枝是3個至5個,我們要根據枝條的分布情況來確定保留數量,終要求是樹冠圓整,上下錯落,各占一方,不缺角。
國槐剛剛運到工地,突然下起大雨怎么辦?
近發往山西太原的幾車國槐,非常順利的到達了工地,可偏偏要種植的時候下起了雨,而且一下下了好幾天,施工中斷,客戶打電話問了我們一下,這種情況該如何處理,因為有過類似的情況,我們就把解決辦法告訴了他們,我們在國槐采挖和移栽工作中難免會遇到下雨的天氣,尤其到了夏季,雨水會格外的多,天氣預報也只能作為參考。那么本來安排的好好的采挖時間移栽時間,但國槐剛到就下雨了,而且要連著下幾天怎么辦呢?針對這個問題,龍鄉國槐簡單說一下解決方法,供大家參考!
一、如果有條件的話好將國槐假植,這么做是好的辦法。當然如果只下個兩三天就沒必要假植了。也可以采取相對簡單的辦法,就是弄沙子就地假植,當然既然是下雨弄沙子也比較困難,前提還是要有條件,沒有條件就看下面的。
二、做好防雨設施的配備,在有條件的地方應將國槐放在無雨水的地方(空房內),這步應做好國槐保水工作和作適當的國槐修剪,降低水分的散失,如果條件不充許,應蓋防雨的東西,如薄膜等。但要注意薄膜要經常的揭(或者用支撐撐起來,與國槐保持一定的高度距離)防止國槐缺氧。
三、國槐堆放地應選擇在地理位置相對較高的地方,即使沒有這樣的位置,國槐放置的周圍應設置擋水的東西,防止大量雨水沖擊土球。
四、國槐堆放也應該有所講究,國槐不能密集堆放,有時為了節約地方和方便管理將國槐集中密集的堆放,這樣很容易造成國槐缺氧,這類似于上面講的用薄膜覆蓋,要確保國槐所需的氧氣。
五、后實在沒辦法,那只能強行栽植。栽植后,一是要好栽植過程,避免雨中亂中出錯。二是栽植后的管理,栽后應,這步不管天氣下多大的雨一定要做的,而且很重要。待天睛后再次進行,這一樣非常重要,在從下雨天到天睛這個轉變過程中要做好國槐防失水的措施,比如遮陰,比如修剪,讓國槐對天氣變化有個適應過程
大國槐樹移植有哪些注意事項?如何提高稱呼率?
大型國槐樹應具有快速成景,且成蔭效果非常好的效果,大型國槐樹是指在苗圃中培育幾年到十幾年,規格較大的國槐樹(一般情況下在苗圃中培育5~8年)。在苗圃中培育的大型樹種一般樹形優美,冠型挺括,樹大根深,枝繁葉茂,長勢旺盛,所以移栽之后,能夠更好地適應園林生長環境。
大型國槐樹從繁殖到培育需要經過很長時間。一般需要把播種苗或者營養繁殖苗挖起來,然后擴大株行距。苗子挖起來之后需要種植在預先準備好的圃地內,這樣才能使小苗繼續更好生長。這種育苗的方法就叫做移植。移植后的國槐樹有了更大的株行距,光照和通風條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期間只要增強水肥管理,再加上合理的整形修剪,國槐樹健康生長就沒有多大問題。大型國槐樹培育的具體方法與移植技術,本文小編已經為大家整理好了。
大型國槐樹移植
一、大型國槐樹的培育方法
在苗圃中培育出的大苗,具有發達緊湊的根系、的樹形,健壯的生長勢,較大的樹體,能更好地適應園林樹木栽植地如公園、人行道等人多的環境,栽植后順利地存活和生長。
將播種苗或營養繁殖苗掘起,擴大株行距,種植在預先設計準備好的苗圃地內,使小苗繼續更好地生長發育,這種育苗的操作方法叫移植。
幼苗移植后叫做移植苗。國槐樹移植后擴大了株行距,了生長空間,改善了光照和通風狀況,增強了肥水管理,再加上合理的整型修剪,有效地促進了國槐樹的生長、發育出良好的根系和樹形,成為的大苗。
同時,移植的過程也是一個淘汰的過程,那些生長差、達不到要求或預期不能發育成大苗的小苗被逐步淘汰。
二、大型國槐樹移植的作用
移植是培育大型國槐樹的關鍵,移植好了,小苗可以順風順水的長成大苗,移植不好苗子長勢就會不好。移植需要注意移植的次數、時間。為國槐樹提供適當的生存空間
1.一般的育苗方法,如通過播種、扦插、嫁接等方法培育樹苗時,小苗的密度較大,出苗后隨國槐樹的不斷生長,幼苗的個體逐漸,國槐樹之間互相影響,爭奪水、肥、光照、空氣等,嚴重制約國槐樹的生長發育,擴大國槐樹的株行距。
可通過間苗和移植的方法達到目的。但間苗會浪費國槐樹,留下的國槐樹也不能對其根系進行剪截,促其發展。因此,常使用移植的方法來擴大國槐樹的株行距。這樣,一是擴大了生存空間,使根系充分舒展,進一步擴大樹形,使葉面充分接受太陽光,增強樹苗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活動,為國槐樹健壯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二是減少了病蟲害的滋生;三是便于施肥、澆水、修剪、嫁接等日常管理工作。
2. 促使根系發達
幼苗移植時,主根和部分側根被切斷,能根部產生大量的側根、須根,促進根系生長發育,使根系中根數顯著增多,吸收面積擴大,形成完整發達的根系,提高國槐樹生長的質量。
另外,移植后的國槐樹由于切斷主根,根系分布于土壤淺層,起苗時所帶吸收根數量多,有利于將來綠化栽植的成活和生長發育,達到良好的綠化效果。
3. 培養優美的樹形
經過移植淘汰了樹形差的國槐樹,移植后擴大樹苗的生長空間,使國槐樹的枝條充分伸展形成樹種固有的樹形。同時經過適當的整形、修剪,使樹形更適合于園林綠化需要。另外,有的樹種經過嫁接可培育出的樹形,如龍爪槐就是通過嫁接培養出如傘如蓋的優美樹形。
4. 合理利用土地
國槐樹生長不同時期,樹體的大小不同,對土地面積的需求不同。園林綠化用大苗,在各個齡期,根據苗體大小,樹種生長特點及群體特點合理安排密度,這樣才能大限度的利用土地,在有限的土地上盡可能多的培育出大規格的綠化國槐樹,使土地效益大化。
國槐樹移植時,一般要進行分級栽植,將高度大小較一致的一批國槐樹栽到同一塊地中,有利于個體的生長、整齊、均衡,也有利于統一進行管理。
三、大型國槐樹的移植技術
1. 移植次數
移植次數要根據國槐樹生長狀況和所需國槐樹的規格確定。一般闊葉樹種,苗齡滿一年進行次移植,以后每隔2~3年移植一次。苗齡3~4年有的達到5~8年出圃。針葉樹種,一般苗齡滿兩年開始移植,以后每隔3~5年移植一次。苗齡8~10年出圃。
2. 移植時間
苗圃中移植國槐樹,常在春季樹木萌芽前進行,秋季在國槐樹停止生長后進行,有時也在雨季移植。
(1)春季移植
春季土壤解凍后直至樹木萌芽前,都是國槐樹移植的適宜時間。春季土壤解凍后,樹木的芽尚未萌動而根系已開始活動。移植后,根系可先期進行生長,為生長期吸收水分供應地上部分做好準備。同時土壤解凍后至樹木萌芽前,樹體生命活動較微弱,樹體內貯存養分還沒有大量消耗,移植后易于成活。
春季移植應按樹木萌芽早晚來安排工作,早萌芽者早移植,晚萌芽者晚移植。有的地方春季干旱大風,如果不能移植后充分供水,應推遲移植時間或加強保水措施。
(2)秋季移植
秋季在地上部分生長緩慢或停止生長后進行移植,即落葉樹開始落葉時始至落完葉止;常綠樹生長的高峰過后。這時地溫較高,根系還能進行一定時間的生長,移植后根系得以愈合并長出新根,為來年的生長做好準備,秋季移植一般在秋季溫暖濕潤,冬季氣溫較暖的地方進行,北方冬季寒冷,秋季移植應早。冬季嚴寒和凍拔嚴重的地區不能進行秋季移植。
(3)雨季移植
在夏季多雨季節進行移植,多用于北方移植針葉常綠樹,南方移植常綠樹類,這個季節雨水多、濕度大,國槐樹蒸騰量較小,根系生長較快,移植較易成活。
(4)冬季移植
南方地區冬季較溫暖,樹苗生長較緩慢,可在冬季進行移植;北方冬季也可帶冰坨移植。
3. 移植方法
移植國槐樹,除合理安排移植時間外,還要考慮移植地塊的選擇、密度、整地、施肥、起苗、國槐樹貯運、栽植、栽后管理等一系列的工作。
大型國槐樹蟲繁殖到培育是需要經過很長時間,移植的時候要考慮好季節因素,也要考慮好移植地塊、密度、整地、施肥、起苗、國槐樹貯運、栽植、栽后管理等一系列的工作。需要注意的是,移植的過程中要淘汰劣質樹苗,還要根據不同的國槐樹進行不同的養護,注意水肥、除草和病蟲害等常見問題,以提高國槐樹的生長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