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離子表面活性劑是改性MMT常用且使用多的一類有機改性劑,其改性機理為:陽離子表面活性劑通過與MMT層間的陽離子進行離子交換,使得陽離子表面活性劑能夠順利進入MMT層間,使MMT由疏油性變成親油性,且增大了MMT的層間距,有利于聚合物鏈進一步的插層。
由于蒙脫土納米粒子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吸附性,同時納米粒子增強了汽車面漆中各組分間的相容性,這使得面漆與底材有更好的附著力,添加了納米蒙脫土改性涂料的汽車面漆可使附著力提高近一個等級。
制備涂料:在常溫條件下,向攪拌釜內投入含羥基醇酸樹脂,其投入量以能均勻分散所加入的有機活化蒙脫土和顏料所需的量為準,然后再加入改性樹脂、有機活化蒙脫土和顏料,混合均勻,研磨分散至細度小于20μm,加入剩余的含羥基醇酸樹脂、氨基樹脂、光穩定劑、流平劑和消泡劑,調和均勻,過濾、調節黏度,得到本涂料。 再加入相當于總量40mg/kg的甲基硅油作為涂料調整劑,加溶劑調節黏度,得到汽車面漆用的涂料。
制備有機活化蒙脫土:將膨潤土經提純制得蒙脫土,再進行有機活化,方法是將1~50份的膨潤土加入到100~1 000份的分散劑中,在50~80℃下高速攪拌形成懸浮體系,除去沉淀物,將 0~20份質子化劑加入到懸浮液中,攪拌均勻,形成懸浮液A備用。將0.1~20.0份有機活化劑溶于20~300份分散劑中,形成溶液B。將溶液B滴加到70~90℃的懸浮液A中,邊滴加邊攪拌,滴加時間應控制在0.5~3.0 h內,制得插層蒙脫土懸浮液。經洗滌、干燥和粉碎等程序制成50~150 μm的有機活化蒙脫土。
近年來,有關聚氨酯/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的研究受到了人們廣泛的重視,這是由于納米蒙脫土具有較高的比表面積,同傳統材料相比較,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可以賦予聚氨酯復合材料許多性能,如改善其化學性能。氣密性、防腐性、耐候性、耐化學性等,通過加入少量(1%-7%)的納米蒙脫土,可以使聚氨酯的強度和伸長率等性能同時得到提高。
蒙脫土由于層間的大量無機離子而表現出來的疏油性,不利于其在聚合物基體中的分散,因此要對其進行有機改性。蒙脫土常用的有機改性劑有陽離子表面活性劑、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非離子表面活性劑、聚合物單體和偶聯劑等。例如采用陽離子表面活性劑改性常用十六或十八烷基基等季銨鹽處理蒙脫土,發生陽離子交換反應。使有機基團覆蓋蒙脫土表面或揷入其層間,使其表面能發生變化,增大了層間距,使其由原來的親水性轉變為親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