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畫鑒定機構
古字畫鑒定的主旨: 即通過鑒定達到什么目的,作出什么結論。概括說就是分清真和偽,具體說則包括辨真偽、明是非、評價值三個方面。辨真偽,即鑒定作品的真與偽,主要對象是有款作品,作者署有名款或鈐有印章;明是非,即判定作品屬于某代或某人,主要對象是無款作品,畫面無作者款印,或后人誤定亂題為某代所作;評價值,即全面鑒考一件作品的
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品評其級別,決定其取舍。三個方面以辨真偽為主。
字畫鑒定機構
“考”就是考證,即借助于畫家傳記、字畫著錄、有關詩文、
等等文獻,對作品與之關聯的某些問題作一番考證,以此來判斷真偽。在以下幾種情況下,考證能起一定作用;一是真跡存在甚少的畫家或時代,目鑒缺乏必要的比較條件,而相關的文獻資料卻比較多,通過考證往往能對鑒定起作用,如唐、五代的諸多作品。二是有條件依靠目鑒的初步來判定,但仍有某些問題存疑,這就需要通過考證來進一步解決。如上海博物館所藏的題為趙孟俯所繪《百尺梧桐軒圖卷》,經目鑒,“吳興趙孟俯”款識筆法滯澀,為裁去原款所補添的偽款,但繪畫精雅,當屬元人之作,畫后七位元末名家題詩亦為原跋真跡。然此圖尚有一些問題沒有弄清:本幅無上款,不知圖的主人公是誰?畫、跋俱真,為何要截去原款,補添偽款?傅熹年先生在“元人繪《百尺梧桐軒圖》研究”中對此圖作了進一步考證,使上述問題逐一得到了解決。三是目鑒已解決了真偽問題,倘進一步輔以考證,能使結論更準確可靠,也不妨作些必要考證。
北京字畫鑒定機構
鑒定古字畫,經常需要鑒、考并用,鑒中有考,考中有鑒,一般情況下以鑒為主。倘目鑒水平不高,判斷有誤,考證再精微,也于事無補。像元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真假兩卷鑒定,曾幾度真偽顛倒,問題就出在“鑒” 上。
北京字畫鑒定機構
古字畫鑒定的依據:
? ? 即判定一件作品是真還是假的根據和理由是什么?這些根據,當然從作品本身所呈現的諸因素中去找,如本幅畫面、作者款英他人題跋、鑒藏印記、質地、尺寸、裝潢等。其中起決定作用的因素稱為主要依據,此即本幅畫面所反映的時代風格
風格(包括畫家本人的款印風格),其它因素則稱輔助依據。
字畫鑒定機構
所謂理由,就是對作品本身的這些因素,進行剖析,判定真偽。
要充分闡明理由,根據作品本身是不夠的,依靠其它實物或已在心目中樹立的“樣板”,通過
鑒來進行比較分析,同
參考有關文獻作必要的考證,然后才能得出言之有據,令人信服的結論。
北京字畫鑒定機構
作為主要依據的時代氣息和個人風格,也通過諸多因素反映出來,如畫面本身所含的題材構思、思想內容、構圖造型、筆墨形式、風貌格調等,都打上一定的時代烙印,并顯現出畫家的個性特征。
這些因素相綜合,就形成時代風格和個人風格。
然而,這些因素也有主次之分,其中起主導作用的是筆墨,因為這是能反映個性、不易仿效的因素。
其它諸如題材、內容、構圖、造型等,摹仿品完全可以依
畫瓢,難以據此判真偽;
而且它們有一定的延續性,后代可以沿襲前人,在時代性上只能“斷前不斷后”。
至于思想情感、審美趣味,屬于比較抽象、不好把握的因素,更難作為準確的、主要的鑒定依據。
北京字畫鑒定機構
誠然,在某些情況下,筆法也無法作為主要依據。一是實物遺存太少,甚或孤本,難以窺知其筆法特點,如宋以前的不畫家;二是分外工整的作品,容易臨摹,仿者水平又較高,如某些仿仇英的蘇州片;三是生拙味較濃的某些文人畫,真跡的有意生拙與仿作的技藝低下之生拙較難區別,如明末的一批文人畫家。不過,時代還是大致可以斷定的,因為時代風格是由同時代諸多畫家的個性匯成的共性,其筆法特點較顯見并有條件加以掌握,像有存世真跡的唐、宋、元、明、清各代,筆法的時代特征均不難區別。
字畫鑒定機構
中國繪畫史上,做假畫者歷代都有,防不勝防,名頭大,利市好的畫家,假畫就多,這是做假的必然規律,然而書畫收藏只有買到真品才能談到保值升值的,因此能有一雙“火眼金睛”和鑒定書畫的基本常識、手法,是避免造成損失的前提條件,入書畫市場者不可不知
北京字畫鑒定機構
書畫作品的落款和印章。
常常見到書畫鑒定家手拿放大鏡在落款和印章處細看,事實上,落款的書法和印章能看出破綻。先看落款書法和簽名,一是從筆法、字法、短文上辨認,功力不濟者,很難全面周到的;三是從書畫家常用落款位置、常用名號簽署習慣上判別。再看印章,一是看印文,仿刻的印文多半呆滯、毫無生機。即使利用當今的電腦仿刻,在印文線質、自然崩壞及斑駁邊欄上也很難與原印神采吻合。二是看印泥,元代以后印泥是油調朱砂而制;而宋代以前多用水印,以水調朱,明清以后的印泥調制方法不同,印跡顏色也不同。在當代也有光明印泥、美麗印泥、八寶印泥、西冷印泥、堆朱印泥等,書畫家各有所好,作假者往往考慮不到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