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片主要作用就是發電,發電主體市場上主流的是晶體硅太陽電池片、薄膜太陽能電池片,兩者各有優劣。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片,設備成本相對較低,光電轉換效率也高,在室外陽光下發電比較適宜,但消耗及電池片成本很高;薄膜太陽能電池,消耗和電池成本很低,弱光效應非常好,在普通燈光下也能發電,但相對設備成本較高,光電轉化效率相對晶體硅電池片一半多點,如計算器上的太陽能電池。
背板作用,密封、絕緣、防水(一般都用TPT、TPE等材質耐老化,大部分組件廠家都是質保25年,鋼化玻璃,鋁合金一般都沒問題,關鍵就在與背板和硅膠是否能達到要求。)
鋁合金保護層壓件,起一定的密封、支撐作用。
市場上銷售的光伏電池主要是單晶硅為原料生產的。由于單晶硅電池生產能耗大,一些認為現有單晶硅電池生產能耗大于其生命周期內捕獲的太陽能,是沒有價值的。樂觀的估計是需要10年左右時間,使用單晶硅電池所獲得的太陽能才能大于其生產所消耗的能量。而單晶硅是石英砂經還原,融化后拉單晶得到的。生產過程能耗大,產生的有毒有害物質多,環境污染嚴重。國外紛紛將其轉移到中國生產。我國各地大上單晶硅及單晶硅電池生產線。
單晶硅光伏電池生產技術雖然很成熟,然而還在不斷發展,其他各種光伏電池技術也在不斷涌現。光伏電池的成本和光電轉換效率離真正市場化還有很大差距,光伏電池市場主要靠各國財政補貼。歐洲市場光伏發電補貼高達每度電1元以上。今后,要使光伏電池大規模應用,不斷改進光伏電池效率和生產成本,在這個過程中,生產技術和產品會不斷更新換代。其更新換代周期短,僅3-5年。光伏電池生產企業投資大,回收周期長,由于技術更新快,國內企業,如果不掌握技術,及時更新技術,就會很快被淘汰,很可能不能收回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