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紋柱加工技術
扭紋柱又稱螺旋柱,其外表面呈螺旋線形狀。螺旋柱外表面的螺旋線有單頭、雙頭和多頭等形狀;螺旋線牙尖的形狀有圓弧、直線與圓弧線組合等形狀;根據設計造型的需要,螺距的大小也沒有特定的要求。根據扭紋柱橫截面的尺寸,可以將它分成截面處處相等的等直徑扭紋柱及截面不相等的鼓形扭紋柱和圓錐形扭紋柱。扭紋柱一般都是整體柱,至少柱體部分是整體的,這是因為分段加工后的扭紋柱,在拼接時,每一個拼接面上會有多個接縫,加工中稍有誤差(這在加工中是不可避免的),就會引起接縫的偏,影響裝飾效果。在加工一些高度很高(如超過4m)的扭紋柱時,如果開采或運輸超長整體石料有困難,可以將幾塊石料事先拼接成一個整體柱的坯料,然后加工成整體柱。只要設備加工長度能夠滿足要求,同時具備拼接石加工扭紋柱的荒料、坯料準備要求與普通圓柱相同,其加工工序、要求與加工普通圓柱的相應工序和要求一樣。可以使用裝有一個可以0-360度(0-90度)轉動的金剛石鋸片動力頭的數控車床、多功能數控加工中心等設備,加工扭紋柱。對于一些牙形形狀比較特殊的扭紋柱,也可以使用圓柱立銑刀進行修正成型加工,通常金剛石鋸片完全可以滿足扭紋柱的成型加工需要。拋光扭紋柱是比較困難的,目前還不能解決拋光磨料的問題,如果需要拋光的扭紋柱,使用軟磨片手工拋光仍是一個實用的方法。對于一些螺距很大的扭紋柱,其外表面的柱體仍是圓柱,可以使用拋光普通圓柱的方法磨拋扭紋柱的這些部分。使用車床加工扭紋柱時,坯料的端面支承方式、要求與普通圓柱相同。成型加工扭紋柱外表面的螺旋線時,可以使用數控設備上安裝的圖形設計軟件,對每一根扭紋柱編制加工工藝程序。加工多頭螺旋線扭紋柱時,一般先從加工一根螺旋線開始,當完成這條螺旋線加工后,再開始另外一條螺旋線的加工,直至加工結束。螺旋線在起始端面的起始點位置,數控系統會通過控制圓柱坯料的轉動角度自動確定。
盤點石英石的拼接技巧
石大夫石材養護了解到石英石板材因自身以抗菌、耐高溫、耐磨、防滲漏、、無輻射等優益性能,被列入國家綠色環保裝飾石材,所被更多的人認可并被使用與櫥柜臺面中。但是在裝修中具體的應用,避免不了兩塊拼接甚至多塊拼接,因石英石板材硬度高達莫氏硬度7級,拼接后,為了能讓整體看似渾然一體,考驗著石英石廠家及加工師傅的技術。如何做到無縫拼接這是人們在追求上的一大技術突破。對于石英石加工行業來說其板材硬度僅次于金剛石的硬度、近乎苛刻的原材料配比,加上技術局限,石英石本身因為硬度太高,加上里面的顆粒會崩邊,所以開料時邊口比較粗糙,自然拼接時會產生縫隙。無縫拼接難度比較大。石英石即便能做到無縫拼接,但經打磨拋光后也不能處理的跟原來一樣,還是會有拼縫膠線的出現,這跟石英石價格沒有關系,并不是價格高的就能做到。 目前要做到石英石無縫拼接是對加工設備的要求是非常高,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詳細步驟吧!1,需要使用水刀對拼接縫進行對角切割(45°斜邊佳)拼接,目前中國市場上已有數控水刀切割機,已被大型臺面加工商使用2,完成后使用廠家原裝同色樹脂膠水進行粘貼,請勿亂用其它膠(能否做到無縫拼接跟膠水是密不可分)。溫馨提示:粘貼前應先與板材對色以免出現色差,使用紙膠帶在兩塊對接口邊緣粘貼上。以免膠水與板材表面接觸,清理時出現不必要的麻煩。3,將膠水均勻的涂抹在拼接口,使用F夾進行固定大約20分鐘(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使用液壓吸盤增壓機)。4,使用水磨機對接縫進行打磨拋光。
判斷石材養護劑是否適用
在對石材進行養護時,如果選擇的養護劑品質不佳,使用后無法發揮對石材的養護功能,則石材發生病變,且其后續的處理又須先去除這些失效的養護劑,其成本反而更昂貴。現在市面上石材養護劑品牌眾多,品質良莠不齊,如何選擇好的養護劑,使石材有優良的養護效果,就顯得相當重要。因此就養護劑適用與否的簡易判斷法作一些介紹。 一、撥水性測試 石材養護劑具有撥水特性,其撥水效果的優劣與否,視水珠在合作過養護處理的石材表面會呈現圓珠狀或擴散狀而定。當Θ角越大,其石材表面撥水性愈好,水珠愈難滲入石材孔隙,來自石材背面的水分也很難滲透至石材表面,因而阻止石材病變的發生。當我們以手指撥弄水珠使其擴散,我們可觀察擴散水珠再次聚集的速度快慢,若再次聚集的速度愈快,表示石材養護劑的撥水性愈佳。 二、防污性測試 在石材表面滴數滴的污染源,如茶、咖啡、沙拉油、醬油、墨水等,靜置8-12小時后,使用衛生紙擦試并用清水清洗干凈。觀察表面受污染情形,品質愈好的養護劑,污染源愈難滲入石材,因此所造成的污染程度愈低,甚至完全不會造成污染。 三、藍墨水浸泡測試 石材背面的水泥沙漿含有氫氧化鈣等離子性物質,很容易被大量水分溶解后再滲透入石材內部造成水斑、白華、銹黃等石材病變。藍墨水屬于離子性物質,具有與水泥砂漿相似的一些特性,因此可以模擬水斑發生的狀況,以下即提供簡單的實驗以快速的測試養護劑的功能。 測試的一般步驟,先將2厘米厚的石材置放于淺水盤中,放入藍墨水溶液(20%的藍墨水與水的混合涂)淹沒至距石板底部0.3厘米處,并經常加入藍墨水溶液以保持固定的高度,靜置15天后觀察藍墨水滲透至石材表面的情形。品質好的養護劑,藍墨水較難滲透至石材表面,由此可判斷該養護劑的養護功能良好與否。
拋光磚優缺點全接觸
拋光磚的優點:無放射元素:天然石材屬礦物質,未經高溫燒結,故含有個別微量放射性元素,長期接觸會對人體有害;拋光磚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基本可控制無色差:天然石材由于成巖時間、巖層深淺不同色差較大,拋光磚經精心調配,同批產品花色一致,基本無色差。抗彎曲強度大:天然石材由于自然形成,成材時間、風化等不盡相同,導致致密程度、強度不一;拋光磚由數千噸液壓機壓制,再經1200℃以上高溫燒結,強度高。磚體薄、重量輕:天然石材因強度低,故加工厚度較大,笨重,增加了樓層建筑物的荷重,形成潛在威脅,成本上升,并且增加了運輸、鋪貼等困難。石材拋光磚的缺點:個缺點:既然是拋光,問題也就隨之而來,因為光滑了,亮了,所以也就不耐臟了,用墩布拖過之后,會留有水的印記,因為你的墩布不可能是的干凈嗎,就象擦玻璃一樣,所以如果想擦干凈,就比較費功夫了;第二個缺點:就是拋光轉因為光滑了,所以也就不防滑了,也就是說一旦地上有水了,就非常滑,這也就是為什么大家看到大廈里面一般樓梯等處鋪的石才都沒有拋成亮光,而是亞光,只有這樣才能防滑。第三個缺點:就是有顏色液體容易滲入,簡單的測試就是拿鋼筆在磚的表面寫幾個字,差的拋光轉,寫完后立刻擦去,都不見得能擦干凈,字跡可能已經滲入了,好的品牌,因為壓機好,密度高,加上燒制的溫度高,密度非常高,所以也就不容易滲入,但是這不是的,再好的拋光轉,如果寫完字10分鐘后再擦,也必然后留有永遠都擦不去的痕跡,因為墨汁已經滲入到磚里面了。石材如何選購拋光磚:1、看。看磚的色澤均勻度,表面光潔度,從一箱中抽出四五片磚,戴上眼鏡(如果你視力在1.5以上就不必啦),查看有無色差、變形、缺棱少角等缺陷。2、敲。用硬物輕擊磚體。聲音越清脆,則玻化度越高,質量越好。也可以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夾住瓷磚一角,輕松垂下,用右手食指輕擊瓷磚中下部,如果聲音清亮、悅耳就非常OK,如果聲音沉悶、滯濁當然不OK。3、滴。將有色水滴(如墨水)滴于瓷磚正面,靜放一分鐘后用濕布擦拭,如果磚面留有痕跡,則表示有污物吸進磚內;如磚面仍光亮如鏡,則表示瓷磚不吸污、易清潔,磚質上佳。4、量。瓷磚邊長的度越高,鋪貼后的效果就越好,買瓷磚不但容易施工,而且能節約工時和輔料。用卷尺測量每片瓷磚的大小周邊有無差異,度高為上品。石材5、劃。瓷磚以硬度良好,韌性強,不易碎爛為優。以瓷磚的殘片棱角互相劃痕,查看破損的碎片斷痕處是致密還是疏松,是脆、硬還是松、軟,是留下劃痕,還是散落粉末,如屬前者即好后者即差。
拼花制作標準與制作流程《拼花質量標準》
1、同一石種顏色一致,無明顯色差、色斑、色線的缺陷,不能有陰陽色;2、紋路基本相同,板面無裂痕;3、外圍尺寸、縫隙、圖案拼接位誤差小于1mm;4、平面度誤差小于1mm,沒有砂路;5、表面光澤度不低于80度;6、粘接縫隙之色料或補石用的粘料顏色要與石料顏色相同;7、對角線、平行線要直,要平行,弧度彎角不能走位,尖角不能鈍;8、包裝時光面對光面,并標明安裝走向指示編號,貼上合格標簽。《拼花設計與加工》一、設計要想設計出既美觀實用,藝術性強、消費者又喜愛的石材藝術品,深入生活、觀察了解人們的喜愛與需求,從生活中捕捉創作靈感。繪畫構圖要源于生活、生活,標新立異。只要你多觀察,肯動腦,你的潛力與功能就可以充分發揮,好的藝術作品就會展現在畫紙上。二、選料拼花的原材料極為豐富,邊角余料比比皆是,均可利用。只要精心細選色彩絢艷,石紋石色比較一致的余料,加以藝術加工,就可制作出色彩繽紛的藝術珍品。三、制作加工制作分五個步驟:1、繪制模具。按設計要求,在畫紙上描繪拼花圖案,用復寫紙復印在三夾板上,標明各圖案用什么顏色的石種。根據圖案之間的連接走向,寫上編號,以防亂套。然后用鋒利的介刀,沿著圖案的線條一小塊一小塊地割出圖形模具。割介的線口要垂直,不能斜,弧角不能走位。2、準確選料,開料預寬。拼花圖案中有紅、白、黑等多種顏色的石料。有的同一種顏色也有深淺之分。選料時要按圖紙要求準確選擇紋理清晰、晶粒細密、顏色純和一致、無裂痕的石板。按模具的形狀、規格準確地刻畫在選好的石塊上,一件件把取舍部分割切開來。割切時外圍要留有加工余量,預寬1-2mm,以備走位補救。3、精心磨合,分組粘拼。把割切好的圖案石塊預留部分慢慢磨至連接線位相吻合,用小量粘料住定位,再用大力膠一件件粘拼為整體圖案。在粘接時,視各小圖案的連接情況分成若干小組,先從中心磨合粘拼,后分別磨合粘拼,再組與組磨合粘拼,后與邊框磨合粘拼,這樣有條不紊的拼接,工效快,質量好,不易走位。4、調色滲縫,淋網加固。整體圖案粘拼后,用環氧樹脂、石粉、色料拌合調色,使調色與石色相似時,加入小量催干劑混和,迅速滲入各連接給位的縫隙里,稍后刮對表面色料。鋪上纖維紗網,撒上石粉淋樹脂,均勻抹平,使紗網與石板粘合。5、打磨拋光。把粘好的拼花石板平穩放在磨臺上,加磨平滑,不現砂路,過蠟拋光。
平面磨床趨勢—向成形磨轉變
當今平磨的發展趨勢是轉向成形、臺階、切入、快速抖動、三維空間曲線表面磨削加工。可以說,平磨是磨床類機床中演變潛力大的一種機型。我國平磨制造廠應跳出傳統的平面磨削的思維,轉到曲線或輪廓等非平面磨削加工的思路上進一步發展,以形成我們自己特色的技術和產品。 一、平面磨床發展趨勢 1.從規格上看,以小型平磨為主。臺面寬200mm以下的幾乎占50%,小規格機床的運輸及布展比較方便;國外平磨不分普通、精密、的精度等級,相對小規格機床,精度容易做得很高;在國際市場上,中、小規格平磨的潛在需求很大。 2.從控制上看,70%以上的為數控型,有單軸、雙軸及三軸數控,多達五軸控制,尤其是400以上的大規格機型,全為數控型。由于技術水平的發展導致功能變化,平磨已從傳統的平面磨向成形磨轉變,常規控制已難以實現功能的要求。數控平磨已形成一個市場潮流。 3.從功能上看,50%以上的平磨不僅僅用于水平平面加工,而且轉向成形、臺階、切入、快速抖動、三維空間曲線等表面磨削加工,如ELB、BLM公司以平磨為基礎變化而成的五軸聯動磨削中心,可實現非平面型復雜曲面的磨削;Unison、Trutech公司的柔性磨削系統,可實現成形、無心、外圓、工具、輪廓等磨削工藝;還有裕福、Parker公司等的快速抖動磨等,反映出平磨是磨床類機床中演變潛力大的一種機型。 二、發展呈現四大變化 1.高速、復合、、高剛性仍是金切機床的發展主調,但又有新的變化。復合,已從原來的為復合而復合轉為從實用考慮為主,如車、銑復合,車、銑、鉆的復合,銑床和電火花的復合;從功能上看,復合型機床的針對性很強,針對某類零件考慮;從精度上看,定位精度<2μm,重復定位精度≤±1μm的機床已比比皆是;從主軸轉速來看,8.2kW主軸達60000r/min,13kW達42000r/min,高速已不是小功率主軸的專有特征;從剛性上看,已出現可加工60HRC硬度材料的加工中心。 2.模塊化的設計在機床制造中已應用得爐火純青。橫向系列、縱向系列、全系列、跨系列的模塊化設計,無論是大隈、牧野等為代表的日本機床,還是Haas、Cincinnati等為代表的美國機床,外形上看好象完全一樣,但功能則完全不同,所構成的模塊很多則是通用的。 3.全自動的概念已發生變化。傳統的全自動機床是用一只氣動或液動的機械手實現工件的自動上、下料,而現在采用真正意義的多關節串聯式機器人,來實現工件的上、下料,包括完工零件的堆放。控制的范圍加大,組線的靈活性加強,同時輔助配套的機械大大減少。 4.環保要求越來越高。在展出的展品中,絕大部分的機床產品都采用全封閉的罩殼,沒有切屑或切削液外濺的現象。另一方面,大量的工業清洗機和切削液處理機系統的展出,亦同時反映現代制造業對環保越來越高的要求。 三、根本在于設計創新 1.平磨是磨床類機床中發展潛力大的機床。在完成傳統的平面磨削功能外,以平磨的床身、拖板、臺面、磨頭等大件為基礎,可以演變成外圓、曲線、工具、無心等磨床,如k.o.lee公司的C1020N2外圓磨床和B6062PC2工具磨的基礎就是平磨。我國應在完成平磨規格系列的完善后,跳出傳統的平面磨削的思維轉到曲線或輪廓等非平面磨削加工的思路上去進一步發展,形成具有我們自己特色的技術和產品。 2.模塊化設計將是貫穿產品設計全過程的一條主線,無論是機床技術發展的潮流還是市場競爭的要求;無論是降低成本的需要,還是提高產品質量的需要,都要求我們在今后產品的開發設計中,切實做好模塊化設計工作。 3.世界機床工業的發展,根本一點是設計創新理念的發展。傳統的金屬切削原理,用一種全新的現代設計理念,結合的控制技術,正在推動機床技術發生重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