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法醫早就懂得用“銀針驗尸法”來測定死者是否中毒而死,幫助破獲了不少謀殺案件。
銀還是一種可食用的金屬,在我國和印度均有用銀箔包裹食品和丸藥服用的記載。同時,銀還是某些生物的食物。據我國古籍《天香樓外史》記載:古時候有一個婦人藏私房銀150兩。有一天,她開箱查看藏銀,銀子竟不翼而飛。婦人大吃一驚,懷疑被人盜走,一時弄得全家人心惶惶。后來再開箱尋找,只見一大堆白蟻正團團集在一起,吃著殘存的銀粒。婦人一氣之下,把白蟻投入爐中,以解心頭之恨。“火燒蟻死,白銀復出”,一稱恰好150兩。 [3]
中國銀礦儲量按照大區,以中南區為多,占總保有儲量的29.5%;其次是華東區,占26.7%;西南區,占15.6%;華北區,占13.3%;西北區,占10.2%;少的是東北區,只占4.7%。
從省區來看,保有儲量多的是江西,為18016t,占全國總保有儲量的15.5%;其次是云南,為13190t,占11.3%;廣東為10978t,占9.4%;內蒙古為8864t,占7.6%;廣西為7708t,占6.6%;湖北為6867t,占5.9%;甘肅為5126t,占4.4%,以上7個省(區)儲量合計占全國總保有儲量的60.7%。
電子電器材料
電子電器是用銀量大的行業,其使用分為電接觸材料、復合材料和焊接材料。銀和銀基電接觸材料可以分為:純銀類、銀合金類、銀-氧化物類、燒結合金類。全世界銀和銀基電接觸材料年產量約2900~3000噸。復合材料是利用復合技術制備的材料,分為銀合金復合材料和銀基復合材料。從節銀技術來看,銀復合材料是一類大有發展前途的新材料。銀的焊接材料如純銀焊料、銀-銅焊料等。
感光材料
鹵化銀感光材料是用銀量大的領域之一。生產和銷售量大的幾種感光材料是攝影膠卷、相紙、X-光膠片、熒光信息記錄片、電子顯微鏡照相軟片和印刷膠片等。上世紀90年代,世界照相業用銀量大約在6000~6500噸。由于電子成像、數字化成像技術的發展,使鹵化銀感光材料用量有所減少,但鹵化銀感光材料的應用在某些方面尚,仍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化學化工材料
銀在這方面有兩個主要的應用,一是用作催化劑,如廣泛用于氧化還原反應和聚合反應,用于處理含硫化物的工業廢氣等。二是電子電鍍工業制劑,如銀漿、氰化銀鉀等。
工藝飾品
銀具有誘人的白色光澤,較高的化學穩定性和收藏觀賞價值,深受人們的青睞,因此有“女人的金屬”之美稱,廣泛用作首飾、裝飾品、銀器、餐具、敬賀禮品、獎章和紀念幣。銀首飾在發展中國家有廣闊的市場,銀餐具備受家庭歡迎。銀質紀念幣設計精美,發行量少,具有保值增值功能,深受錢幣收藏家和錢幣投資者的青瞇。20世紀90年代僅造幣用銀每年就保持在1000~1500t上下,占銀的消費量5%左右。
供制作銀電極的漿料。它由 銀或其化合物、助熔劑、粘合劑和稀釋劑配制而成。 按銀的存在形式,可分為氧化銀漿、碳酸銀漿、分子 銀漿;按燒銀溫度,可分為高溫銀漿和低溫銀漿;按 覆涂方法,則分印刷銀漿、噴涂銀漿等。 [1]
中文名 銀漿 外文名 silver paste 應 用 電子工業 新技術 納米銀漿
漿料成分對漿料電性能的影響編輯 語音
當玻璃粉含量不變時,電阻率在一定范圍內隨著銀粉的含量逐漸增加而降低。當銀粉含量過大時,電阻率反而升高。因為銀粉含量過大,玻璃粉含量不變,即漿料的固體含量過大,有機載體含量過低,那么漿料的黏度過大,流平性差,絲網印刷時,不易形成連續致密的銀膜,故電阻率過大。
當銀粉含量不變時,電阻率在一定范圍內隨著玻璃粉含量的逐漸增加,電阻率逐漸升高,導電性能越差。在漿料燒結過程中,隨著溫度升高,玻璃粉熔融,由于毛細作用浸潤并包裹銀顆粒,銀粉以銀離子的形式溶解在熔融的玻璃相。當漿料中的玻璃粉含量很少時,銀粉由于缺少液相而不能鋪展在基板上,銀粒子傾向于沿垂直方向生長,導致銀粒子之間的接觸變差。當玻璃粉含量增加到某一值時,玻璃粉能夠有效潤濕銀粉,使銀粉充分鋪展在基板上,銀粒子沿水平方向生長,銀粒子的接觸更加緊密,能夠有效形成導電網絡。
當玻璃粉含量繼續增加,多余的玻璃粉就會聚集在表面上,導致電性能下降,電阻率增加。同時,當玻璃粉含量過高時,有機載體的含量就越低,有機載體的含量直接影響到漿料的黏度,有機載體的含量越低,漿料的黏度越高,在印刷的過程中,漿料的流平性很差,不利于漿料分布均勻,銀粉與玻璃粉容易成團聚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