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樹苗干性強,層性較明顯。結果早,結果期長,有些品種2-3年即開始結果,盛果期可維持50年以上。梨多數品種先開花后展葉,少數品種花葉同時開放或先展葉后開花。梨花粉受精后,果實開始發育,花托發育為果肉,子房發育為果心,胚珠發育為種子。果實生長發育過程中,前期主要是細胞分裂,組織分化,后期則是細胞膨大和果肉成熟。果實體積生長曲線成S型。梨根系生長每年有兩個生長高峰:次生長高峰出現在新梢停止生長時;第二次高峰出現在9-10月。在適宜條件下,梨根系可周年生長,無休眠期。
梨樹苗種植及管理技術的介紹
栽植預備。梨苗栽植前平整土地,若有條件,則能夠進行全園深翻后再整地,整地完畢,依據出產計劃先確認株行距。一般來說,梨樹栽植株距為2-4米,行距為4-5米,每畝需苗60-110株,但假如要在行間套種其他作物則可將行距拉大為6-7米。此外,為取得前期豐登并完成培養的意圖,前期出產可進行矮化密植,矮化密植常用的行株距為3米×2米等。行株距確認后要作符號,并依此開挖定植穴或定植溝,定植穴的巨細為80立方厘米(即長、寬、深各為80厘米),定植溝的巨細為80厘米深、80厘米寬。挖定植穴或定植溝有利于梨苗根系的成長。
栽植時刻。梨苗的定植時刻分為秋植和春植,華東及以南區域以11月中下旬秋植較好,這樣在來年春季萌生前,根部已先愈合好并發出新根,緩苗時刻短,苗木成長快。而在北方,因為冬天溫度過低,土壤深度凍住,不利于苗木成活,所以一般選用春植。整體而言,梨樹苗發根力較強,定植成活率較高。
梨樹苗果實膨大肥:通常在春梢成長緩慢到春梢成長阻滯時施用。除氮肥之外還要施用磷、鉀肥,特別是鉀肥。春梢阻滯成長后,營養首要用于旺盛的根系成長,增加葉色,進步光合強度,然后增進花芽分化和果實膨大。出產中常常采納增加花后肥的用量,而把果實膨大肥推延到采果月施用。這對花芽的成長發育和果實的后期都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