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粽子每餐別超50克(1至2個),糯米熱量偏高,每次不宜食用過多。喝熱紅茶解膩粽子由于多油,多吃輕易膩,而且糯米又是不輕易消化的食用品,因此吃粽子的同時喝點熱紅茶可以起到很好的解膩消滯作用。
粽子雖為節日中的鮮品,食之不當也會傷人。以糯米做主料的粽子不宜消化,過食會因傷脾胃而引起腹脹、腹瀉等癥狀,因此,老人、孩童及消化功能差的人群不可貪吃。即便是脾胃功能健強者,也應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如果過節家里自己包粽子,要把握“現包、現吃”的原則,而從超市中購回的冷凍粽子,應蒸煮透了再吃。
粽子(Rice Dumpling),又稱角黍或者筒粽,是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含有的淀粉、B族維生素、不飽和脂肪酸,粽葉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維生素c、葉綠素、鉀元素等多種營養。其制作方法是把浸泡好的糯米用白砂糖拌勻,再用煮好的粽葉包好,放鍋里蒸即可。
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是廣東粽子,廣東粽子形狀有金字塔型、條形與三角錐形等。品種主要有咸肉粽、枧水粽、豆沙粽等,其中咸肉粽受歡迎。咸肉粽主要用糯米、五花肉和綠豆,有的還會加入咸蛋黃、冬菇、蝦米、瑤柱、栗子、花生等調配為餡,口味咸鮮香,風味更佳。從地域上分,廣東粽子又包括肇慶裹蒸粽、臺山粽、東莞道滘粽、中山蘆兜粽、潮汕雙烹粽球、客家灰水粽、湛江蛤蔞粽。
與食物的搭配
1. 茶
超甜的粽子,如棗泥、豆沙等,配薄荷茶、綠茶。能增進葡萄糖的代謝,清熱去膩。
特別油的粽子,如鮮肉、火腿、香腸等,配普洱茶、菊花茶、山楂茶。幫助消化。
2. 木瓜,菠蘿清甜消食,緩解吃完粽子后嘴里油膩的感覺,這種吃法既美容又助消化。
早茶,中國社交飲食習俗。早茶習俗多見于中國南方地區,尤其是廣東和江蘇揚泰地區。談及廣東的傳統文化,早茶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食在廣州,味在西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