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條件
鱸魚養殖池塘面積以5~10畝為宜,水深2米以上,水源充足、水質,有較好的進排水設施、交通方便,同時配備1~2臺1.5千瓦的增氧機,養殖場要有發電備用機組。
清塘消毒
鱸魚放養前需清塘,每畝用生石灰7~10千克,保持池水10~20公分,浸漿潑酒。7天后加水至1米深,可一次施用二銨0.75千克/畝,兩天后池水變為油綠色即可放養。
投喂管理
鱸魚日投餌次數和投餌量視季節而異,快速生長的適溫季節日投餌4~5次,投餌量為魚體重的10~30%,低溫的早春、晚秋日投餌2~3次,占魚體重的1~10%。
加強改底。鱸魚在生長過程中,會導致塘底有害物質積累,容易引發水霉等諸多病害,而且容易反底,氨氮、亞鹽突然升高,危害魚體健康,所以需要對塘底進行改底,開增氧機,凈化底質。
鱸魚養成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網箱養殖,另一種是池塘養殖。這兩種養成方式,各有其優點,各地要因地制宜選擇養成方式。一、網箱養成:具有生長快,產量高,便于集約化管理等優點,但一次性經濟投入較大。1、結構和制作:(1)浮架。俗稱漁排,由框架和浮子兩部分組成。框架一般由6-12只組合而成,框架規格3×3米,框架以6-8厘米厚,25-30厘米寬的木板相連接,長度按漁排大小而定。框架外側每個網箱加2個園柱型泡沫塑料浮子,外側加1個塑料浮子。每個塑料浮子的浮力不應少于150千克。
飼料管理。(1)、餌料投喂。網箱養魚完全靠人工投餌。鱸魚為肉食性魚類,主要以新鮮的或冷凍的魚、蝦、頭足類為食,也可攝食部分適口的人工配合餌料。鱸魚的日投餌量一般為魚種階段為體重的15-25%,中檔魚為8-15%,大規格魚和成魚為4-8%。投餌應選擇在白天平潮時,以減少餌料損失。投餌次數,魚體較小時,每天可投喂3-6次,長大后逐漸減少為一天二次。在投餌方法上,應掌握“慢、快、慢”三字,開始投喂應慢一些,少一些,以誘集魚類上來攝食,待魚爭食時,應多投快投,當有些魚已吃飽散開時,又應減慢少投,使體弱的魚也能吃到餌料。鱸魚性兇猛,追食性強,且易形成條件反射,因此一旦習慣攝食人工投喂飼料后,只要一投飼鱸魚就很快集中,因此投餌方法可減為“快、慢”,同時要注意,餌料投放要充分散開,以免搶食時魚體互相碰撞擦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