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的分類
一般科學的劃分為人物、風景、靜物。
從畫的用料上可分為宣紙、宣絹等。
從畫的時代上可分為:古畫、新畫、近代畫、現代畫等。
書畫作品的個人風格,是書畫鑒定的關鍵。書畫家由于思想、性格、審美情趣、習慣及使用工具、方法等不同,書畫作品的面目風情也各異。
具體表現在運筆、用墨、賦色及章法結構等各方面。正、側、順、逆、提、按、起、倒等不同筆法;皴、擦、勾、點、暈、染、烘等不同畫法;焦、濃、重、淡、清等不同墨法;青綠、淺絳水墨等不同賦色方法;疏密、高低、遠近、虛實、上下、左右等不同的藝術處理,各個書畫家都有自己的一般習慣或規律。
縱向掌握書畫的時代風格,了解書畫家的師承關系及其發展變化,橫向掌握各個書畫家與同時代人的不同藝術特色,多看,細想,默記,自然會熟悉書畫的時代風格和個人風格。這樣,遇見一件具體作品,鑒定真偽有了主要依據。
書畫作品的印章、紙絹、題跋、收藏印、著錄、裝潢等要素,是鑒定書畫真偽、判定時代早晚的依據。
收藏書畫,已經成為許多個人和公司的投資意向。的確,如果資金充足,可以將一些書畫裝點于居室、會議室,時時揣摩、欣賞,既能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品位,又能保值、進而也能促進文化事業的發展,保護文化遺產。
中國傳統書畫藝術強調的是精神,體現在其藝術的表達方式與技巧,正是藝術的精髓。沒有足夠的實力,這幅畫不會好看。如今有一批收藏家對有社會地位的文人墨客趨之若鶩,他們認為身份地位越高,畫作的價值也越高。
一般來說,書畫的收藏,應該看它的藝術價值。但有些人,在收藏投資的時候,會先看作者是不是美協、書協或者其他職位頭銜,這種心態,只會讓書畫愛好者走彎路。
收藏國畫,不僅能夠提升我們個人的審美和品味,還能讓我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中國傳統藝術的魅力。在國畫投資收藏市場中,當代書畫投資收藏的市場比例正在逐漸的提高,而且當代書畫作品平均也在逐漸上升,呈現一個良好的趨勢,所以當代書畫收藏越來越受歡迎。
一些當代實力派畫家的作品,不僅有傳統的藝術氣息,而且有著新時代的創新精神,這樣的作品同樣也是非常值得我們去收藏的。畫家葉大隱先生是這樣的一位畫家,他的作品中皆采用了文人藝術畫的風格,畫中詩情畫意,觀賞、收藏價值!
古代書法的時代性表現在許多方面,對其鑒定有重要的意義,主要有::
語言:文字是語言記錄的工具,書法又是文字書寫的美化,所以書法離不開生活、離不開語言。尤其是熟語、習慣語、詞匯等,都因時代不同而異,書法中出現這些時代性的語言,是鑒定創作時代的有力證據。
生活習慣。生活習慣的不同,必定會影響書法創作。比如唐以前我國人們席地而坐,有時只有小幾憑靠,作書時左手憑幾按紙,右手懸空書寫。宋以后才出現桌子、板凳,才能伏案書寫,二者的書寫效果就會截然不同。所以唐宋以前很少出現恭楷、小楷(碑刻除外)的作品,尤其是蠅頭小楷,元以后才多起來。
文具。書寫的工具對書法作品也很有影響。唐以前多用硬毫筆,如狼、兔等尾毛、王羲之用鼠須筆。而較軟的筆如羊毫是宋代才出現的,而更軟的雞毫,清代才有。由于筆的軟硬不同,其作品的效果就不大一樣。紙、絹等不同也是鑒定的重要依據。
一個書畫高手至少具備幾大特長。能書善畫。張大千,啟功,謝稚柳,吳湖帆,黃賓虹。自己會書畫,自然對細節,布局,色彩,構思,運筆,紙張,筆墨有超出一般人的洞見。每一個畫家的風格不同,選擇的工具也不同。知識淵博,能書善畫只能看出畫的好優劣。你還得有足夠的知識,模仿過很多名家,知道有這號人物的存在,作品的風格特征。見過這些作品的真跡。單單這一點,就滅掉現在百分之九十九的想入書畫這行的。沒有幾個人有這個機會
書畫交易機構。古代的書畫交易機構除了的如唐代的“集賢院”,就是負責書畫購買、征集的機構。民間的書畫交易大家中進行,或者是茶肆、藥鋪、寺廟門口、畫市、瓦市等,但自宋代以來,情況有所變化。據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時,在汴梁相國寺殿后的資圣門前,就辟有買賣“書籍玩好圖畫”的店鋪。明代中后期,北京、蘇州、杭州等地,也都設有經營書畫古玩古董的場所,如北京的“城隍廟”就是專營書畫古玩古董的市場。清代至民國,有諸如北京“琉璃廠”、上?!袄铣勤驈R”等都是書畫交易的場所。解放后,私家的古玩店鋪逐漸合并,改為國家經營管理的文物商店或書畫商店,正規的書畫交易一般文物商店中進行。無論是古玩鋪還是文物商店的書畫交易,都是一對一的買賣關系,這種古代的書畫交易方式至今還存在。但作為交易形態的轉型,我們也看到了為書畫交易提供平臺的中介機構的出現,其標志是現代拍賣行的出現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