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加工部位相對于對刀點的距離大小而言,在一般情況下,離對刀點近的部位先加工,離對刀點遠的部位后加工,以便縮短刀具移動距離,減少空行程時間。對于車削而言,先近后遠還有利于保持胚件或半成品的剛性,改善其切削條件。
對于既有銑平面又有鏜孔的零件的加工中,可按先銑平面后鏜孔順序進行。因為銑平面時切削力較大,零件易發生變形,先銑面后鏜孔,使其有一段時間恢復,待其恢復變形后再鏜孔,有利于孔的加工精度,其次,若先鏜孔后銑平面,孔口就會產生毛刺、飛邊,影響孔的裝配。
模具設計學習可以分為4個階段:軟件操作,模具結構,設計步驟,設計思維。
UG軟件操作:步是基礎,也是要掌握的。這個是要熟練操作熟悉的,一步步學,打好UG軟件扎實的基礎,后面才不會掉鏈子。
模具結構:這是重中之重的知識,有很多小白就是困惑在這里,不懂結構,一副活生生的模具在這里,知道是模具,拆開就不知道什么是什么,那件怎么裝配,鉗工也做不好。還談什么嗎設計啊。所以知道結構,起碼知道哪個部件是什么作用,才有可能去設計的。
設計步驟:這個就需要點門檻了,因為如果沒有親身指導的話很難入門的,有些大學生的課堂,你們的老師可能是師范學校出身,沒有親自進入工廠從事過設計工作,所以傳授給你的更多是書本理論經驗。所以現在看看剛畢業的大學生,能自己分模就已經很好了。正因如此,社會中出現了各種機構培訓,不管是網絡培訓還是實地工作室培訓到處都是。應該說是給我們了一個很好的學習平臺,我們不必反感,無論他們是出于利益還是處于教學的目的,他們都給了我們一個渠道快速掌握知識的渠道。因為沒有哪個人除非自己親戚,除了這個,就連非常熟悉的人你師傅也沒義務一步步教你怎么去做,那些非常小的細節。至于培訓結果如何,這所有的事情其實都看自己的,你要學才能學好,你去學才能學會。
設計思維:這個就是后話了,需要熟練掌握設計以后才會有自己的思維出現。
采用較新的高速刀具路徑時,銑刀在轉角處發出的聲音與直線切削時并無二致。銑刀在切削過程中所發出的聲音都相同,表明其未受到大的熱沖擊和機械沖擊。銑刀在每次轉向或切入轉角時都發出尖嘯聲,則表明可能需要減小銑刀直徑尺寸,以減小吃刀角度。切削發出的聲音保持不變,表明銑刀承受的切削壓力均勻一致,并未隨著工件幾何形狀的變化而上下波動,這是因為其吃刀角度始終保持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