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品造型、紋飾極其不自然
歷代有很多作偽者,都是研究、生產制作陶瓷的,且一些人數研究掌握了真品的許多特診,這些人為了要仿得更加逼真,更加相似,為了避免行家的識破,所以在偽造時便仔細做出若干特征出來,就是想以假亂真,但是這類高手目前不多,很多不太高明的仿造者甚至有意某些特征,這便形成了一般仿品的此種現象,這也是為鑒定者留下了鑒定的依據。
仿品胎體過重或過輕
仿品因為時代用料的不同,與真品所用的胎料更加是不同,所以,在這一方面,跟真品是不可能相同的,現代的造假古瓷作偽者,都是用計算機等高科技手段進行分析真品的胎、釉的成分、配方,以及模擬古瓷的燒成窯爐氣氛,乃至仿造古代窯爐等,所仿的古瓷器在胎、釉的手感,外觀上幾乎可以亂真,不易辨別真偽,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從重量這一方面去突破,還有一點就是,清中期以前的瓷器,由于瓷土的原因,非常掂手,也就是重量比較大,而清中期以后包括現代的新瓷,胎質都是比較疏松,有的胎雖然厚,但是拿在手里缺失輕飄飄的。
仿品剝釉不自然這一點在老瓷上自然剝釉是由于胎釉結合不好或者長時間而造成的,剝釉的周圍還可以繼續剝,而新瓷的剝釉則是打出來的,剝釉的周圍胎釉結合處還是非常緊密的。仿品放大鏡下露出破綻
用高倍數放大鏡,可以發現古瓷其內部氧化程度,凡是用氫氟酸處理過的瓷器,高倍數放大鏡下可顯出無數個被酸腐蝕過的小孔,非常容易辨別。
仿品胎質、釉質過細
在仿造古瓷時的當時社會生產力,生產手段等,都比當時的真品生產時的時代要進步,而仿造者又怕做得不精,不細,不真,所以在仿造時的用胎釉料加工都是充分利用了當代的生產技術條件,故而往往在精細程度上做得會更加細致,有過之而不及。
如果有經常去景德鎮瓷都拜訪過那里面的制瓷師傅,了解新瓷作舊的手法,或者有經常到瓷都的老城區那些建筑工地上撿一些作舊的瓷碎片,那么辨別真偽的眼里就會不斷提高了,當然,真正要提高辨別水平還是得多接觸真品,多看真品,且了解到每個時代的文化特點,總之,仿古瓷器目前都是現代人的所為,所以或多或少都會帶有一些現代人的工藝痕跡。
陶瓷鑒定是文物鑒定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任務不單純是鑒定其真偽,還包括多方面的內容。主要有四項任務:一是斷時代,二是識窯口,三是辨真偽,四是評價值。項有些內容相互交叉,性質近似。第四項則主要是評價陶瓷的歷史、藝術、科學研究方面的價值,為進一步的科學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鑒定陶瓷有兩種方法:一是使用科學手段確定古陶瓷的時代、窯口、真偽和價值;二是憑借考古和實踐經驗,用目測、手摸等方法斷定其時代、窯口、真偽和價值。科學手段需要借助于科學儀器和精通知識的技術人員方能進行。用目測、手摸等方法鑒定古陶瓷的科學依據有三條:一是紀年墓出土的文物,二是考古發掘的文化層,三是陶瓷本身的確切年款。依據上述三方面提供的陶瓷文物資料,對其造型、紋飾、胎釉及工藝諸方面進行綜合排比分類,便可摸索出規律。
《中國陶瓷史》:中國硅酸鹽學會主編,文物出版社1982年9月版。該書由全國文博考古、陶瓷科學、工藝美術等方面的學者進行了多次討論,合作編寫而成。內容充實,材料豐富。盡管該書仍有不足之處,有待進一步修訂,但該書確實是一部代表當代研究古代陶瓷高學術水平的之作,是研究中國古代陶瓷史的之書。
總之,把握各窯口的工藝特征,是分辨窯口的關鍵所在。這方面的參考書目主要是各地區考古工作者的發掘報告,如耀州窯、磁州窯、長沙窯、漳州窯、德化窯、建窯、龍泉窯及南宋官窯,均有正式的發掘報告出版,其資料翔實,可資參考。另有兩本圖錄介紹如下:
《中國古窯址瓷片展覽》:該書是故宮博物院精選歷年調查古窯址資料,包括13個省44個縣(市),時代上迄東漢、下迄元代的500件展品的圖錄,有英文版、日文版和香港版三種,是研究、鑒定元以前瓷器窯口的重要資料。尤其是20世紀50年代采集到的瓷片資料,許多窯址未經正式發掘,便已蕩然無存。
《故宮藏傳世瓷器真贗對比歷代古窯址標本圖錄》:該圖錄為紫禁城出版社1998年出版,書分兩部分,前半部為真贗瓷器對比,后半部收錄故宮藏瓷片標本48個窯口共計322件標本。前書為出國展覽圖錄,非正式出版物,發行量不大,而該圖錄為正式出版物,兩書有異曲同工之妙。
上述這些仿古陶瓷多是應宮廷需要而燒制的官窯產品,工藝規整、質量精良,在仿古過程中還有不少創新。鑒定這類瓷器要把握兩個標準:一是被仿時代陶瓷的特征;二是仿制時代陶瓷的特征。只要把握這兩條原則,反復比較,自可識其真偽。如宮中舊藏成化蓋罐,其蓋多為雍正仿配的,二者外觀近似,但雍正仿品釉色略偏青,成化則釉質滋潤,仔細觀察就會看到二者的微小差別。
浸。為了模仿文物在墓中埋了多年而形成的土銹,作偽者常采用將陶瓷在泥土中浸埋的方法,使其產生與出土文物類似的效果。鑒定這類偽品的方法是仔細觀察其土銹。如仿造的唐三彩很多,其造型多為大件的俑和馬,用土浸方法作偽的也很多。但墓中出土的真物,其土銹呈粉狀往下掉,假的則整塊地往下掉。而且真者其土銹較為牢固,不易碰掉;假的則一碰即掉。當代有些作偽者使用現代化化學粘合劑(如乳膠等)粘土銹,表面很像,但用刀具一刮,便知真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