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口貿易又可稱為中轉貿易(intermediary trade),是指國際貿易中有關進出口貨品的生意,它不是在生產國與消費國之間直接進行,而是通過第三國易手進行的買賣。這種貿易對中轉國來說即是轉口貿易。貿易的貨品能夠由出口國運往第三國,在第三國不通過加工(轉換包裝、分類、選擇、收拾等不作為加工論)再銷往消費國;也能夠不通過第三國而直接由生產國運往消費國,但生產國與消費國之間并不發生貿易聯系,而是由中轉國分別同生產國和消費國發生貿易。由于中國是世界上遭遇反傾銷多的國家,所以這種貿易形式,也幾乎變成躲避貿易制裁的方式之一。
什么是“提單補料”?
客戶(委托方)在訂艙時所提供的信息,通常是不完整或不準確的。所以在開船前還需要客戶(委托方)提供詳細的提單制作資料,并對提單草單予以確認,行業內對這個操作動作為“提單補料”。直譯過來是Bill Of Lading Supplement,我們有時也叫它Shipping Instructions,簡稱“SI”。
提單補料需要客戶、貨代和船東三方進行協作對單。一般的操作流程是:客戶提供“托書”向貨代訂艙→提貨或送貨后,客戶提供報關資料和提單補料(SI)給訂艙貨代→貨代參照格式制作草擬提單 DRAFT B/L,并反饋給發貨人核對→客戶給出修改意見直至確認OK→給船東反饋,出終提單。
在實操過程中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情況,“提單補料”這個叫法感覺在廣州、深圳等華南地區很常見,更像是南方貨代的普遍叫法。而北方貨代可能更多的是直接根據裝柜前的托書(Booking Form)來制作提單草單供客戶確認。所以,隨著FOB貨的增多。很多南方貨代在和北方發貨人打交道時,因為一些詞語用法上的“南北差異”經常會讓彼此懵逼。
出口關稅核算的注意事項
1. 核對商品分類與稅率表
? 準確核對出口商品在海關進出口稅則中的分類,確保商品歸類正確。
? 查閱新的出口關稅稅率表,了解所出口商品的關稅稅率,避免因稅率變動而導致核算錯誤。
2. 準確計算完稅價格
? 完稅價格是計算關稅的基礎,應確保計算準確。
? 參照《海關法》規定,完稅價格應包括貨物的貨價、貨物運至境內輸出地點裝載前的運輸及相關費用、保險費。
? 如果在完稅價格中包含了出口關稅稅額的,應當予以扣除。
? 當出口貨物的離岸價格不能確定時,關稅的完稅價格由海關估定。
3. 注意關稅優惠政策的適用
? 關注國家發布的關稅優惠政策,如稅率、協定稅率等,確保符合條件的出口商品能夠享受相應的優惠。
? 了解稅率、協定稅率等優惠政策的適用范圍和條件,避免由于誤解或疏忽而導致未能享受優惠。
4. 遵循國際貿易規則與稅收協定
? 遵循WTO等國際貿易組織制定的貿易規則,確保出口關稅核算符合國際貿易慣例。
? 注意稅收協定的適用,如與中國簽訂稅收協定的國家或地區,在核算出口關稅時應按照協定規定執行。
5. 保留相關文件和憑證
? 在出口關稅核算過程中,應保留與出口貨物相關的所有文件和憑證,如出口合同、發票、裝箱單、運輸單據、保險單據等。
? 這些文件和憑證是后續審計和檢查的依據,妥善保管。
6. 嚴格執行內部控制
? 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確保出口關稅核算的準確性和安全性。
? 定期對出口關稅核算過程進行自查和審計,及時發現問題并予以糾正。
7. 及時了解法規變動
? 出口關稅政策可能隨時發生變動,企業應保持對新法規的關注,確保核算工作符合新政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