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伸縮門的行業標準規范了產品質量和安全性能。在機械強度方面,要求門體能夠承受規定的風壓和撞擊力測試,確保在正常使用和意外情況下不會發生斷裂或嚴重變形。電氣安全標準規定了絕緣電阻、接地電阻等參數要求,防止漏電事故發生。防夾安全標準強制要求配備至少一種防夾裝置,并對其靈敏度和響應時間作出明確規定。生產企業需通過ISO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產品需通過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性能測試,取得相關認證證書后,方可進入市場銷售,保障消費者權益和使用安全。
電動伸縮門的門體結構設計還會考慮通行效率和安全因素。門體的寬度和高度根據實際使用需求確定,一般來說,寬度要滿足車輛和行人的順暢通行,高度要防止行人攀爬。一些電動伸縮門還配備了防夾裝置,如紅外對射裝置或壓力傳感器。紅外對射裝置在門體關閉過程中,如果檢測到有物體遮擋光線,會立即停止關門并反向開啟,防止夾傷行人或車輛。壓力傳感器則安裝在門體邊緣,當門體接觸到障礙物時,傳感器檢測到壓力變化,也會觸發防夾功能,保障通行安全。此外,門體的運行速度也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既要通行效率,又不能因速度過快帶來安全隱患。
電動伸縮門的門排間距設計需兼顧安全性與實用性。過寬的門排間距可能使行人或小型動物輕易鉆過,降低防護效果;過窄則會增加門體重量和制造成本。一般來說,標準門排間距控制在5-8厘米,既能有效阻擋無關人員隨意穿行,又不會對門體運行造成過多負擔。針對幼兒園、小學等特殊場所,會將間距縮小至3-5厘米,防止兒童意外鉆入。同時,門排的連接方式也會影響間距穩定性,采用高強度螺栓或榫卯結構連接,可確保門排間距在長期使用中保持固定,避免因振動或外力導致間距變化,影響門體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