墳墓是記憶的載體,墓碑上刻有先人的姓名、事跡,銘刻的不僅僅是文字,還有后輩們對先人的追思,古往今來,墓碑上刻著先人的名字、事跡、事跡、先人的追思,古往今來,有意義的墓碑必然會有不同的故事。
墓碑的意義主要在于對逝去的人的祭奠,可是早的墓碑只是為了引棺入墳而用,據史料記載,以前的人更多用石材和木頭把墓碑抬起來,后下葬的時候,為了防止墓穴挖太深,造成棺材不平的情況,人們會用石材墊在兩邊的平地上,然后在往墓穴中填土,后填土完畢,上面的支撐石板和木塊就沒了用途,人們后把這個墓碑立在這個人墓穴的上方,所以早的墓碑是沒有文字的,這個時候墓碑更多的是一種陪葬的工具,但是到了后來,人們為了方便找到自己祖先的墳墓,就開始在墓碑上刻字。
其中,正文主要是寫墓主人的姓名。對于逝者來說,姓名是其身份的顯著標志,寫在墓碑正中間、顯著的位置,且字體要寫得大一點,讓人一眼看到便知墓主人是誰。生年和卒葬期,一般字體要寫得較小一些,寫于墓碑右邊。落款寫在左邊,字體一樣要小一些。
墓碑是生者哀思逝者的重要載體,是人生起點和終點的交匯處,主要的作用在于對逝去的人的祭奠。墓碑未來發展一定是向文化方向具有內涵的,從伸展性發展向內涵型的發展模式轉化,讓人有一種天然的敬畏之心。
現代普通百姓墓碑標準寫法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分別是居中的正文部分,左側的立碑人,立碑時間和右側的生卒日期組成。不過有的墓碑加入一些特別的東西,比如對聯,比如墓志銘,比如家鄉,比如死者生前的一段話等等。
全國大部分地方墳墓的墓碑,特別是民間墳墓的墓碑,大多數是豎式墓碑。墓碑碑文的寫法,各地有所不同。
豎式墓碑的碑文,根據墓碑尺寸的大小而有所不同。一般的小型墓碑,碑文只有三項基本內容,即主體碑文、立碑時間和子孫名稱。中型墓碑和較大型墓碑,碑文除上述三項基本內容外,還可增加墳內老人的生卒年月或生平簡歷。大型墓碑,碑文除有三項基本內容和生平簡歷外,還可增加碑序或 墓志銘等。對可增加的部分內容,并非增加,一般是根據墓碑的大小和立碑者的要求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