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繁殖,可一次得到大量健壯而整齊的苗木。11月至12月收集成熟的種子,去掉果皮,將種子稍晾干,放入容器干藏。翌年3月在砂壤土地苗床上行闊條幅播或撒播,蓋一層細焦泥灰,以不見種子為度,上覆草。10余天發芽出土,及時揭草,待幼苗出現2對真葉時可擇雨后間苗;苗期勤除草,6-7月追施薄肥2-3次,入夏灌溉防旱,年終苗高約40-50厘米,生長健壯的當年可開花,宜及時剪除,翌年春分移栽長大。
為了使紫薇花繁葉茂,在休眠期應對其整形修剪。因紫薇花序著生在當年新枝的,因此在修剪時要對一年生枝進行重剪回縮,使養分集中,發枝健壯。一般在秋季落葉后進行修剪,要將徒長枝、干枯枝、下垂枝、病蟲枝、纖細枝和內生枝剪掉,幼樹期還應及時將植株主干下部的側生枝剪去,以使主干上部能得到充足的養分,形成良好的樹冠。紫薇栽培管理粗放,但要及時剪除枯枝、病蟲枝,并燒毀。為了延長花期,應適時剪去已開過花的枝條,使之重新萌芽,長出下一輪花枝。為了樹干粗枝,可以大量剪去花枝,集中營養培養樹干。實踐證明:管理適當,紫薇一年中經多次修剪可使其開花多次,長達100-120天。
"北方人叫紫薇樹為"猴刺脫",是說樹身太滑,猴子都爬不上去。它的可貴之處是無樹皮。物以稀為貴,世界上千樹萬木之中有幾種是無皮的?年輕的紫薇樹干,年年生表皮,年年自行脫落,表皮脫落以后,樹干顯得新鮮而光滑。老年的紫薇樹,樹身不復生表皮,筋脈挺露.瑩滑光潔。紫薇樹長大以后,樹干外皮落下,光滑無皮。如果人們輕輕撫摸一下,立即會枝搖葉動,渾身顫抖,甚至會發出微弱的"咯咯"響動聲。這就是它"怕癢"的一種全身反應,實是令人稱奇。
紫薇和叢生紫薇在生長養護上是一樣的,都喜歡在肥沃,松散的土壤中生長,周圍的環境很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在栽植的時候要注意間距,讓植株之間保持通風的環境,紫薇有比較強的耐寒能力,在北方栽植也問題不大,只是要時常的曬太陽,才能滿足生長的需求,我們在澆水的時候也要將土壤澆透,但是不能澆太多造成積水,不然對紫薇樹的生長還是會有一定的影響,可以在栽種之前就挖幾條排水溝,方便排掉積水,特別是在降雨天氣過后,如果不及時的排水是會對紫薇樹造成一定影響的。
叢生紫薇在種植的時候,能夠單種植,還有的就是與其他的植物混合進行種植等等。至于紫薇樹,它本身就是屬于灌木的品種,然后也可以被稱之為它是小喬木,有著六七米的高度,十分平滑的樹皮,然后樹皮的顏色是呈現為灰色,或者是表現為灰褐的顏色。它擁有者許多較為彎曲的枝干,有著非常纖細的小枝。它的葉子的形狀是橢圓形的形狀。至于紫薇的植物,它適合在相對溫暖的氣候中生存,而且還比較潮濕,這是一種喜光的植物,稍微是有些耐陰涼的,同時它喜歡的是肥沃的土壤,在這樣的環境之中能生長更好,特別是對于它來說,還是適合在沙質土壤之中生存的,而且也適合生長在干旱的環境里,千萬不要出現澇害的情況。
紅葉喬木紫薇種植容器苗一年四季都可移栽,但還是以秋、冬季移栽成活率高;扦插苗以春天或秋季落葉后栽植為好;移栽苗,因根系已經很發達,移植時間可適當放寬。栽培地選擇,原則上,以土質厚,肥沃,排水方便的地方為適宜,但因紅葉喬木紫薇的適應性,可以稍微放寬基本條件限止。栽植時盡量做到栽植穴要大,要施足底肥,以腐熟 的農家肥加入少許餅肥更好,做到肥勻、土細。栽植時要保持根系完整,不窩根;栽植深度不易過深,以根頸和地面相平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