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類型及特點
根據粉碎腔結構和氣流運動方式,氣流粉碎機可分為以下常見類型:
類型 結構特點 優勢 適用場景
扁平式氣流粉碎機 粉碎腔為扁平圓形,噴嘴沿圓周切線方向布置,形成旋轉氣流。 結構簡單、成本低,處理量大 中等硬度物料(如礦石、化工原料)
循環式氣流粉碎機 粉碎腔呈環形,物料在高速氣流帶動下沿環形腔循環運動,多次碰撞粉碎。 粉碎,產品粒度分布窄 硬度較高物料(如碳化硅、剛玉)
靶式氣流粉碎機 高速氣流帶動物料沖擊固定靶板(金屬或陶瓷靶),通過 “顆粒 - 靶板” 碰撞粉碎。 適合脆性物料,可獲得更細粒度(達亞微米級) 醫藥、食品等純度要求高的領域
流化床式氣流粉碎機 物料在粉碎腔內呈流態化狀態,通過多噴嘴噴出的氣流相互沖擊、碰撞。 能耗低、污染小,粒度調節范圍廣(1-100μm) 熱敏性、易燃易爆物料(如鋰電池材料、炸藥)
機器設備 對輥破碎機
驅動裝置:由電動機、主被動皮帶輪、三角皮帶、鏈輪和鏈條等組成,電動機通過三角皮帶將動力傳遞給輥輪支撐軸承旋轉,主、附輥軸則由鏈輪和鏈條帶動,作反向旋轉。
壓緊裝置:一般采用彈簧或液壓裝置,用于提供輥輪之間的擠壓力,破碎效果。
調節裝置:兩輥輪之間裝有楔形或墊片調節裝置,楔形裝置的裝有調整螺栓,通過調整螺栓將楔塊向上拉或向下拉,可調節出料粒度大小;墊片裝置則是通過增減墊片的數量或厚薄來調節出料粒度。
研磨:立式結構使研磨介質分布更均勻,物料與介質接觸充分,單位時間內研磨效果優于部分臥式設備,尤其適合超細粉碎(可將物料研磨至微米級甚至亞微米級)。
粒度可控性強:通過調節分級裝置參數(如轉速、篩網孔徑)或研磨時間,可控制出料粒度,產品粒度分布窄。
占地面積小:立式設計大幅節省空間,尤其適合生產線布局緊湊的場景。
操作靈活:可通過調整給料量、研磨介質填充率、主軸轉速等參數,適應不同物料的研磨需求。
污染風險較低:采用耐磨襯板和惰性研磨介質(如陶瓷球)時,可減少物料污染,適合對純度要求較高的領域(如鋰電池材料、醫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