隕石在高空飛行時,表面溫度達到幾千度。在這樣的高溫下,隕石表面融化成了液體。后來由于低層比較濃密大氣的阻擋,他的速度越來越慢,融化的表面冷卻下來,形成一層薄殼叫“熔殼”。熔殼很薄,一般在1毫米左右,顏色是黑色或棕色的。在熔殼冷卻的過程中,空氣流動在隕石表面吹過的痕跡也保留下來,叫“氣印”。氣印的樣子很像在面團上按出的手指印。 熔殼和氣印是隕石表面的主要特征。若是你看到的石頭或鐵塊的表面有這樣一層熔殼或氣印,那你可以立刻斷定,這是一塊隕石。但是落下來的年代較長的一些隕石,由于長期的風吹、日曬和雨淋,熔殼脫落了,氣印也就不易辨認出來了,但是那也不要緊,還有別的辦法來辨認。
在3類隕石中,石隕石多,1976年3月8日,在中國吉林省吉林地區(qū)降落的一場大規(guī)模的隕石雨,便是一次石質的球粒隕石雨。這次隕石雨散落的范圍達四、五百平方公里,搜集到的隕石有一百多塊,總重量在2600公斤以上。其中,大的一號隕石重1770公斤,是目前世界上搜索到的重的一塊石隕石。第二位的是美國諾頓石隕石,重1079公斤。 鐵隕石比石隕石要重的多,重的一塊在非洲納米比亞,名字叫戈巴隕石,有60噸重。在中國新疆的一塊大隕鐵重30噸,是世界的第三位。
流星體進入大氣層前的體積越大,下落過程中伴隨產生的現(xiàn)象就越強烈。目前認為,幾乎所有的隕石都來源于小行星帶。小行星帶是位于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聚集有無數小天體的區(qū)域。當小行星之間的碰撞改變了彼此的軌道,或者碰撞產生了碎片時,它們就會離開原有軌道,有些飛向地球,落在地球表面,成為隕石。
墨綠色隕石是一種天然的玻璃物質,具有墨綠色的外觀。它是由地球上的火山噴發(fā)或隕石撞擊地球表面時產生的熱量和壓力形成的。在形成過程中,墨綠色隕石經歷了高溫和高壓,使其具有特的物理和化學特性。
據史料記載,隕石歷來被古人當做神石供奉,用來避禍消災。隨著人類文明不斷發(fā)展和科學技術逐步發(fā)達,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美、俄太空飛船登月成功,更激起了人類渴望上星球的欲望,作為“天外來石”的隕石則成為了人類研究和開發(fā)外太空星球的重要物證,為人類認識和開發(fā)利用外太空提供了大量的科技信息。
正規(guī)拍賣公司征集作品類型:
1、書畫類:包括書法、碑帖、拓本、國畫、油畫等
2、錢幣類:包括歷代古錢幣及現(xiàn)代
3、陶瓷類:包括陶器、紫砂陶、瓷器等
4、隕石:捷克隕石,石隕石,石鐵隕石,玻璃隕石等
5、珠寶、名石和觀賞石類:包括雕琢的珠寶翠玉
6、郵票類:包括郵票及與集郵相關的其他收藏品
7、玉器類:包括玉禮器、玉陳設器,以及玉器具等